 |
文章標題 |
相關內容 |
|
21
|
學術中的政治與政治中的學術
|
學術中的政治與政治中的學術首先,在巴赫金自己思想學術活動的環(huán)境中,政治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并且后者內在地影響和制約著他的學術活動。在巴赫金進入思想學術領域之際,正是俄羅斯社會天翻地覆的時候。十月革命使他未能讀完大學,革命初期的困難使成千上萬的人處于凍餒之中,為了活命不得不離開彼得堡到涅維爾....
|
詳細
|
22
|
揭開外國現(xiàn)代派文學的神秘面紗
|
揭開外國現(xiàn)代派文學的神秘面紗一、有關現(xiàn)代派文學的基本知識 現(xiàn)代派文學是19世紀80年代出現(xiàn)的、20世紀20年代至70年代在歐美繁榮的、遍及全球的眾多文學流派的總稱。它包括表現(xiàn)主義、意識流小說、荒誕派戲劇、魔幻現(xiàn)實主義等流派。課文《變形記》《墻上的斑點》《等待戈多》(節(jié)選)《百年....
|
詳細
|
23
|
20世紀拉美文學的二重選擇
|
20世紀拉美文學的二重選擇20世紀拉丁美洲文學的任何一次騷動幾乎都伴有“全球化”與“本土化”的討論,只不過時易世移,話語略有不同罷了。比如,20年代的一次爭論是圍繞著民族性與世界性這個話題展開的,最初的導火線是墨西哥作家巴斯康塞洛斯(1882—1959)發(fā)表于1925年的一本叫做《宇宙種....
|
詳細
|
24
|
依歸與超越
|
依歸與超越當代,隨著殖民體系的崩潰和歐洲中心主義的瓦解,多元文化作為一種時代的潮流已 經深刻影響到海外華文文學,社會歷史背景或文化語境已成為研究其文學文本的重要決 定因素。海外華文文學的發(fā)展和中國本土文學既相分流又相整合,這種狀況,不僅使海 外不同區(qū)域的華文文學能夠在同一文化背景下得以彼....
|
詳細
|
25
|
從奧斯威辛走出來的作家
|
從奧斯威辛走出來的作家諾貝爾文學獎最大的“精彩”似乎就在于它的“出人意料”了。這一回,又是如此。2 002年10月10日,當瑞典文學院宣布將本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匈牙利作家凱爾泰斯· 伊姆雷時,世界各地,包括匈牙利,有多少人流露出了驚訝和意外之情。好在對此情形 人們多多少少已有某種心理準....
|
詳細
|
26
|
西方詮釋學詮釋重心的轉換及其合理走向
|
西方詮釋學詮釋重心的轉換及其合理走向 作者、文本和讀者之間的相互關系問題構成了西方詮釋學的重要主題。從施萊爾馬赫、狄爾泰開始,到海德格爾、伽達默爾,再到后來的哈貝馬斯、利科爾以及貝蒂、赫施等,眾多的詮釋學家們對人類理解和解釋過程中作者、文本和讀者三者之間的關系展開了耐人尋味的探討。施萊....
|
詳細
|
27
|
達斡爾族“罕肯拜”舞的源流
|
達斡爾族“罕肯拜”舞的源流達翰爾族是契丹族的后裔。達翰爾族在沙俄侵略中國時由黑龍江中上游遷至嫩江流域 ,依山傍水分散居住,因此形成了布特哈(莫力達瓦達翰爾自治旗)、齊齊哈爾、海拉水 (契丹語即海拉爾)、新疆等四種方言地區(qū)(均屬阿爾泰語系)。達翰....
|
詳細
|
28
|
虛像與自我誤認——拉康視線下的一種作家創(chuàng)作心理
|
虛像與自我誤認——拉康視線下的一種作家創(chuàng)作心理 引 言 一旦他對你談論他自己,分析就開始了…… ——拉康
詳細
|
|
29
|
西方文論的引進和我國文學經典的解讀
|
西方文論的引進和我國文學經典的解讀內容提要: 本世紀30 年代引進革命文學理論與80 年代以來大量引進西方文論的比較: 話語的硬性封閉和彈性派生, 從一元延續(xù)到多元共生。追逐新潮, 多元話語交織, 中國當代文論話語和范....
|
詳細
|
30
|
狂歡精神的兩個繼承者——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左拉的小說藝術比較
|
狂歡精神的兩個繼承者——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左拉的小說藝術比較要: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在美學方面的一個重大特色是狂歡化手法的使用?駳g化文學是古希臘時期即已出現(xiàn)的一種文學形式,經歷了古羅馬時期和中世紀的變遷,在拉伯雷、塞萬提斯和巴爾扎克等人的作品里得到了發(fā)展,最后被陀思妥耶夫斯基創(chuàng)造性地加以利....
|
詳細
|
39條記錄 3/4頁 第頁 [首頁] [上頁] [下頁] [末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