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請輸入關(guān)鍵字:
 |
文章標題 |
相關(guān)內(nèi)容 |
|
241
|
證明標準價值略探---種實效的眼光
|
證明標準價值略探---種實效的眼光 盡管對事物的價值判斷在分析哲學家艾耶爾眼中是一種缺乏理性的“情感的呼喊”,但是,“如果權(quán)威的威望取代了我們自身的判斷,那么權(quán)威事實上就是一種偏見的源泉。”[1]價值評判作為一種冷眼觀世界的角度,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往往體現(xiàn)了主體對客....
|
詳細
|
242
|
法律論證中的若干問題
|
法律論證中的若干問題 在德國,法律論證理論走向前沿,阿列克西《法律論證理論》一書出版后(1978年)產(chǎn)生廣泛影響,是一項跨時代作品。
今天主要講四個問題:
1、 法律論證理論
的產(chǎn)生背景,包括:問....
|
詳細
|
243
|
面向中國的法學
|
面向中國的法學 我近來從事的是對法學總體歷史使命和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研究,從較小問題入手,具體是孫志剛事件與收容遣送制度的廢除和劉涌案件,從中提出問題以及解決的對策。
題目有兩重含義:1、法學必須面對中國,解決中國問題。 2、必須直面中....
|
詳細
|
244
|
中國當代法律中的習慣——從司法個案透視
|
中國當代法律中的習慣——從司法個案透視 「內(nèi)容提要」本文通過司法個案的分析指出:(1 )習慣在當代中國社會的司法實踐中實際起著重要作用,在特定情況下,甚至可能置換制定法;(2 )習慣影響司法的途徑是案件當事人以及法官對相關(guān)利益的追求,在這一....
|
詳細
|
245
|
當法律不足以慰藉心靈時——從吳經(jīng)熊的信仰皈依論及法律、法學的品格
|
當法律不足以慰藉心靈時——從吳經(jīng)熊的信仰皈依論及法律、法學的品格 目 錄:
第一節(jié) 以孟德斯鳩自勵
第二節(jié)“兩個世界”中的真誠靈魂
第三節(jié)思想的最為內(nèi)在的統(tǒng)一性卻依賴于最為外在的假設(shè)
詳細
|
|
246
|
法的概念:規(guī)則及其意義——梁漱溟法律思想研究之一
|
法的概念:規(guī)則及其意義——梁漱溟法律思想研究之一 目 錄:
一、秩序的制度化
二、公眾意見
三、生活方式的表達
四、合理的人世規(guī)則
五、文化的一部分
詳細
|
|
247
|
法律中的邏輯與經(jīng)驗——對霍姆斯的一個命題的解讀
|
法律中的邏輯與經(jīng)驗——對霍姆斯的一個命題的解讀 霍姆斯的“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邏輯,而在于經(jīng)驗”這個命題已經(jīng)成為法律界的至理名言,廣為傳誦。但這個命題也容易引起誤解。本文試圖通過對這個命題的解讀,分析霍姆斯為什么“反邏輯”,他反對的究竟是什么,他對邏輯在法律中的作....
|
詳細
|
248
|
法律史的視界:方法、旨趣與范式(下)
|
法律史的視界:方法、旨趣與范式(下) 八
1967年,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了由Derk Bodde和Clarence Morris合著的Law in Imperial China一書。[93]在....
|
詳細
|
249
|
法律史的視界:方法、旨趣與范式(上)
|
法律史的視界:方法、旨趣與范式(上) 一
如果說歷史即是人類對其以往經(jīng)驗的記錄,則法律史便是其中與法律相關(guān)的那一部分。[1]這種意義上的法律史淵源久遠。在中國,以專門形式對法律史作系統(tǒng)記錄與整理的嘗試,至遲始于東漢班固之撰《漢書》。[2]班氏....
|
詳細
|
250
|
制度變遷與法官的規(guī)則選擇(下)——立足劉燕文案的初步探索
|
制度變遷與法官的規(guī)則選擇(下)——立足劉燕文案的初步探索 四、程序規(guī)則的“神奇”解釋:法官立法隱藏其中
也許,北京大學從未想到自己會在世紀迭轉(zhuǎn)之際被推上一個萬眾矚目的“行政訴訟”被告席,不過,她畢竟以較為從容坦然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并接受了這個挑戰(zhàn),這....
|
詳細
|
1085條記錄 25/109頁 第頁 [首頁] [上頁] [下頁] [末頁] |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法律論文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