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州的黃女士反映,她在購買“車險”時落入了“交通安全統籌”的陷阱,最終遭遇理賠無門、退保被拒的窘境,具體是怎么回事呢? 以為買到實惠“保險” 車主輕信承諾選購"太平洋承保" 產品 福州的黃女士在去年購買了一輛特斯拉,今年準備續(xù)保,在多方比價后,最終選擇了一個她認為價格實惠的“保險”。 直到對方發(fā)來合同,黃女士才發(fā)現這不是保單,合同是太平盛世(山西)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出具的。 對此她向銷售咨詢,對方表示“是由太平洋承保的 ”。 代位求償遭拒 車主才發(fā)現是 “安全統籌” 服務 當時,黃女士再次相信了銷售的說辭,但近期的一場事故理賠,讓她發(fā)現自己購買的并非商業(yè)車險。 車被刮后,我想到有車險里“代位求償”服務,就去問這家公司,結果對方說沒有這個服務,這時我才發(fā)現這個是統籌保險。 記者調查發(fā)現,該公司在黑貓投訴平臺累計投訴96起,多涉及“冒充保險”“誘導消費”“拒絕理賠”等問題。現場,記者致電銷售,但無人接聽。隨后,記者聯系了這家太平盛世(山西)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對方承認其產品不屬于保險范疇,并否認與太平洋保險存在任何關系。 車主申請退費無果 律師:建議向部門投訴或起訴維權 黃女士得知自己購買的并非商業(yè)險后,希望該公司能退費,但遲遲沒有結果。 采訪現場,記者也將黃女士提出的退保需求與該公司進行溝通,客服表示,預計一到兩個工作日內會給出新的反饋。針對黃女士的遭遇,法律人士建議,可以通過向當地的市場監(jiān)督部門等相關部門投訴,或者向法院起訴的方式維權。 避坑“車輛安全統籌”服務 消費者應擦亮雙眼 記者從當地市場監(jiān)管部門了解到,他們近期也接到多起類似投訴,該公司登記的經營地址,在今年3月開始無人辦公,已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黃女士表示,后續(xù)考慮通過法律手段維權。 今年以來,相關部門已多次強調要警惕車輛安全統籌服務,但仍有不少車主踩坑,記者也從不少車主和保險人員處了解到,選擇保險時,費用往往是大家考慮的第一要素,這也給這些車輛安全統籌服務公司帶來商機。 為了防止“車輛安全統籌”冒充“車險”問題的加劇,多地也在強化監(jiān)管手段。《幫幫團》希望在未來能有相關的法規(guī)落地,填補監(jiān)管空白,營造更健康的車險消費環(huán)境。


第一幫幫團,贊8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