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員工談八榮八恥
水電員工談八榮八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云山3月17日在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召開的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座談會上強調,要從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fā)展的高度,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深刻認識倡導良好風氣、促進社會和諧的現(xiàn)實緊迫性和極端重要性,把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思想道德建設的核心內容,貫穿于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體現(xiàn)在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的各個方面,使之成為引領社會風尚的一面旗幟。當前如何在營造輿論氛圍上下功夫,在深入普及上下功夫呢?筆者認為:“八榮八恥”當從領導做起從娃娃抓起。 從領導做起就是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踐行“八榮八恥"。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在加強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也著力抓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總體上來說,我國的兩個文明的建設成績十分明顯,有些地區(qū)的文明程度甚至可以與發(fā)達國家媲美。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們的公共文明還處于“初級階段”,不盡如人意的情況還隨處可見。比如人際交往缺少誠信,辦事情要靠找關系,提職加薪要靠“打理”,環(huán)境污染有禁不止,執(zhí)法犯法時有發(fā)生,官僚作風依然存在等等。這些現(xiàn)象雖然不是普遍、全面的,但敗壞了黨風政風,影響了社會風氣。而轉變社會風氣,輿論是導向,領導示范是關鍵。政府機關的作風好不好,公眾服務機構的效率高不高,官員守不守官德, 公務員講不講職業(yè)道德,領導是否遵紀守法,執(zhí)法人員是否嚴以律己等,群眾最在意,也最能影響公德意識的普及。因此,共產黨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不僅在本職崗位上貫徹黨的宗旨、當好人民公仆,而且在社會生活中嚴格自律、嚴格要求,做“八榮八恥”的積極實踐者,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為群眾做出榜樣。也就是說,要讓黨風政風及社會風氣好起來,各級干部和政府機關要帶頭踐行“八榮八恥”至關重要。如果領導和領導機關帶頭恪守胡錦濤同志提出的“八榮八恥”,那么,黨風政風及社會風氣的好轉就會有一個讓人高興的進步。 從娃娃抓起就是讓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承擔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把青少年培養(yǎng)成什么樣的接班人,樹立怎樣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對他們健康成長非常重要。而榮恥觀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人們頭腦中固有的,是在后天培養(yǎng)和養(yǎng)成的。因此,要讓“八榮八恥” 成為青少年的自覺行動,就必須從娃娃抓起,要從小培養(yǎng),耳濡目染,逐漸熏陶。當前,要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基礎,切實把德育與智育、體育、美育有機結合起來,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融入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要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觀念,要教育引導青少年學生自覺養(yǎng)成“熱愛祖國、服務人民、崇尚科學、熱愛勞動、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艱苦奮斗”的良好品德,真正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合格公民。 總之,我們要在抓好經濟建設的同時,把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充分發(fā)揮文化啟迪思想、陶冶情操、傳授知識、鼓舞人心的積極作用,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社會風氣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是社會價值導向的集中體現(xiàn)。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愿望,也是經濟社會順利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們的社會主義社會里,是非、善惡、美丑的界限絕對不能混淆,堅持什么、反對什么,倡導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須旗幟鮮明。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倡導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guī)范,促進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和發(fā)展。要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最終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