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請輸入關鍵字:
命題研究歷史小論文的解題與訓練初探
命題研究歷史小論文的解題與訓練初探 歷史小論文,集論述、論證和評析于一體,作為一種訓練題型,能較全面地考查《考試說明》中規(guī)定的各 項能力,具有高效率地幫助學生加強思維訓練的重要作用。這種題型,高考中雖然尚未出現(xiàn),但是全國高考歷 史試卷中已出現(xiàn)的人物評述題和史料評論題,卻與之有相通之處。特別是頗具特色的上海市高考試題,其中的 分析論證題實際上已經(jīng)具備了歷史小論文的特點。根據(jù)上述理由,可以認為,歷史小論文在高考試卷中出現(xiàn)是 有可能的,進行這方面的訓練也是必要的。本文著重探討歷史小論文的基本特點和訓練技巧。 一、基本特點 歷史小論文,實際上就是“小型的政論文”,篇幅不大,強調史論結合,具體地說有以下特點: 1.議論的方式,有立論與駁論之別 ①立論題,就是從正面論證某論點的正確性,或談談對某一正確觀點的理解與認識。如范文瀾先生說過: “腐爛了的封建主義決不能對抗新興的資本主義”。請結合鴉片戰(zhàn)爭前后的中國情況對這一觀點進行分析。 ②駁論題,就是對錯誤的觀點或立論進行反駁,否定對方的錯誤之處,以辯正是非,形成正確的認識。如 ,趙爾巽在《清史稿》中說:“秀全以匹夫倡革命,……中國危亡,實兆于此!边@一觀點對不對?請圍繞階 級斗爭的進步作用,結合太平天國革命作一小論文。 2.命題的形式,一般有三類 ①直接提出評論的對象與內容。評論的對象有人物、事件、制度、著作及現(xiàn)象。評論的內容不外乎原因、 性質、制度、地位、影響、作用等。如,試論民主革命時期中國民族資產(chǎn)階級的歷史地位。 ②提供一些材料進行命題論析。如,1990年上海市高考歷史試卷問答題:根據(jù)下列論述,聯(lián)系有關中外史 實,談談你對愛國主義的看法 有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愛國主義”,有我們的愛國主義。對于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所謂“愛國主義 ”,共產(chǎn)黨員是必須堅決地反對的。日本共產(chǎn)黨和德國共產(chǎn)黨人都是他們國家的戰(zhàn)爭的失敗主義者。……我們 的口號是為保衛(wèi)祖國反對侵略者而戰(zhàn)。對于我們,失敗主義是罪惡,爭取抗日勝利是責無旁貸的。 ──毛澤東《中國共產(chǎn)黨在民族戰(zhàn)爭中的地位》1938年10月 ③提出一種或幾種觀點,進行立論或駁論。如,隋煬帝楊廣是歷史上一位有爭議的人物。有人說他“一身 是過”,有人說他“功不可滅”。請你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作一評價。 3.評分的要求,大致有四條規(guī)則 ①字數(shù)限制,一般在400~500字以內。 ②分層次劃等第給分。評定標準為:基本觀點正確、全面,基本史實準確,能說明其提出的觀點。 ③史論結合,論證邏輯嚴謹。 ④文字表達簡潔流暢,條理清楚。 二、訓練技巧 1.理解要求,解答入規(guī)合范 歷史小論文存在命題形式和議論方式的區(qū)別。因此,應注意正確審題與規(guī)范答題。首先,要判定題目主題 與解答范圍:其次,要提煉觀點,歸納史實,考慮史論如何結合;最后,判定立論還是駁論,選擇答題格式, 展開評論。 立論題,一般要求依據(jù)或者確定正確的觀點、結論,運用正確的理論,選取有關的史實,從正面論證某論 點的正確性,或談談對某一正確觀點的理解與認識。論證的方法有歸納論證,對比論證,層遞論證,因果論證 等,根據(jù)需要采用一種或幾種。答題格式是:指出觀點正確。圍繞觀點或結論,按題目的具體要求和限定范圍 ,進行評述或論證。如前舉分析范文瀾觀點一題的答題格式為:理論(社會由低級到高級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與新 興對腐朽的強烈落差)→鴉片戰(zhàn)爭前后的清朝后期與同時代英、法、美等國的情況對比→鴉片戰(zhàn)爭的戰(zhàn)況、結 果及其原因→結論:范文瀾的觀點正確。 駁論題,先要認真思考對方的觀點及支持觀點的理由和根據(jù),弄清其錯誤的實質。然后展開批駁,一要批 駁對方的論點,以揭示其錯誤的性質;二要批駁對方的論據(jù),以證明其虛假或證據(jù)的不足;三要批駁對方的論 證,以揭露對方議論中所運用的論據(jù)與論點之間存在的矛盾或邏輯錯誤。這樣,才能駁倒錯誤觀點,闡明正確 的思想與結論。答題格式是:判斷觀點或結論的錯誤,圍繞主題及規(guī)定范圍確定正確的觀點并進行史實論證, 亦即對錯誤的觀點進行駁斥的過程,最后,進行理論分析,指出錯誤之處及其根源和實質。如前舉評論趙爾巽 觀點一題的答題格式為:判定趙爾巽的觀點是錯誤的→根據(jù)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歷史發(fā)展直接動力的正確理論 和太平天國農(nóng)民革命的進步作用,說明中國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兆始于鴉片戰(zhàn)爭,而不是太平天 國,指出趙氏觀點與史實不符→分析趙氏觀點錯在否定階級斗爭的歷史作用,這是由他的階級本質所決定的。 2.觀點統(tǒng)帥材料 觀點是歷史小論文的靈魂,而史論結合才構成它的身軀。當然,這觀點必須是正確的觀點,它的依據(jù)就是 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進行歷史小論文的審題和解答時,不管是否定和駁斥錯誤的觀點,還是正確地評價人物、事件或是確定和 論證正確的論點,都應該選準理論觀點和有關史實,進行評論,否則將離題千里,不合要求。 3.著眼重點,訓練多向思維 歷史小論文主要考查學生理論應用和分析論證的能力,雖高于教材,但仍源于教材,它一般都是針對教材 中的重點知識設計命題。因此,在掌握教材重點知識的基礎上,注意指導學生多向變換角度分析教材,升華認 識,十分有助于學生解答好歷史小論文題目。 變換基礎知識認識角度的方法,主要有三種:一種是提供材料或觀點,創(chuàng)設新情境,以深化認識,提高分 析能力。一種是對已形成結論的知識問個“為什么?”以訓練歸納史實、論證觀點的能力。還有一種是聯(lián)系相 關知識提出問題,以培養(yǎng)學生的縱橫聯(lián)系、比較分析的能力。 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原因,根據(jù)教材歸納出的基礎知識是:①根本原因是帝國主義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 不平衡,改變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力量的對比,造成了它們之間的新矛盾,形成幾個帝國主義大國爭奪世界霸 權、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局勢。②直接原因是帝國主義的兩大軍事集團互相爭奪、瘋狂擴軍備戰(zhàn)的結果。③爭奪 巴爾干是矛盾的三個中心環(huán)節(jié)之一,巴爾干成為帝國主義爭奪的焦點和歐洲的火藥庫。發(fā)生在該半島上的薩拉 熱窩刺殺事件點燃了一戰(zhàn)爆發(fā)的導火線。我們若再把它們變換不同的角度設問,便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認識, 訓練多向思維,提高史論結合的水平。 設問一:有人說,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是一次偶然的災難,假如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不打死奧匈帝國皇儲夫婦 ,一戰(zhàn)就不會爆發(fā)。請你談談對這一觀點的看法(理解偶然性與必然性的辯證關系)。 設問二:在巴黎和會上,德國代表在接受《凡爾賽和約》文本時說:“有人要我們承認我們是戰(zhàn)爭的唯一 禍首,我本人承認,那就是欺人之談!闭務剬@句話的理解(這句話有德國代表為推卸戰(zhàn)爭罪責而進行狡辯 的一面,但也可以看出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從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看,各帝國主義國家都是發(fā)動戰(zhàn)爭的罪人 。盡管德國特別急于發(fā)動戰(zhàn)爭,是戰(zhàn)爭的挑起者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禍首。) 設問三:結合一戰(zhàn)爆發(fā)的原因,談談帝國主義與戰(zhàn)爭的關系;颍簽槭裁凑f帝國主義就是戰(zhàn)爭?(帝國主 義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不平衡,決定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永遠不會消失,只會層出不盡;帝國主義推行殖民主 義和霸權主義政策,必然導致戰(zhàn)爭。因此,帝國主義是現(xiàn)代戰(zhàn)爭的根源。) 設問四:比較一戰(zhàn)和二戰(zhàn)爆發(fā)原因的異同。 設問五:近現(xiàn)代史上,帝國主義各國是怎樣在巴爾干半島進行爭奪和戰(zhàn)爭的? 設問六:針對兩次大戰(zhàn)爆發(fā)原因并結合當今形勢,請你對戰(zhàn)爭與和平作一展望。(世界戰(zhàn)爭的危險依然存 在,爭取持久和平仍是當今世界頭等重大的政治問題;但也要看到爭取和平,防止世界性戰(zhàn)爭的許多有利因素 ,防止世界大戰(zhàn)還是有可能的。) 4.重視滲透、遷移,全面提高學科能力 盡管歷史小論文這種形式,對廣大師生來說是新問題,而且比分大,難度高。但我們只要充分發(fā)揮技能遷 移的作用,重視學科知識與答題技巧的相互滲透,完全可以找到迅速有效地提高解題能力的捷徑。 所謂遷移,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心理現(xiàn)象,指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對后來的學習會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其中 起促進作用的影響叫正遷移,起妨礙作用的影響叫負遷移。我們要利用的當然是正遷移的作用,主要是利用學 生已經(jīng)掌握的相關學科知識和解題分析能力,幫助他們盡快地適應歷史小論文的答題要求。 審題思路方面,我們能遷移的知識與技能有:①語文學科中的文言文和現(xiàn)代文正確釋讀與概括的能力,議 論文立論與駁論的技巧,以及文字表達條理清晰、邏輯嚴密的基本功。②政治學科中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 基本觀點。③歷史本學科中學過的歷史知識和基本規(guī)律。 解答結構方面,根據(jù)已經(jīng)掌握的幾種問答題答題結構,只要稍作調整,即可順利掌握歷史小論文的答題結 構,回答好這類題目。見下圖: 第一種:論述題\ (史實+評論) \歷史小論文 第二種:論證題───(觀點判斷+論點+史實+理論分析) (論點+史實+結論)/ 第三種:材料評論題/ (判斷+史實+理論分析) 例如,前舉關于隋煬帝評價一題,我們確定其主題是“到底應怎樣評價隋煬帝?”選用馬克思主義關于歷 史地、全面地、一分為二地評價歷史人物的理論觀點,根據(jù)教材中敘述隋煬帝有功有過的客觀史實,采用觀點 判斷、擺出正確論點,史論結合地進行分析的結構,指出說他“一身是過”或者“功不可滅”,都是片面的看 法,隋煬帝是一個既有功也有過的對中國歷史發(fā)展產(chǎn)生重大影響的皇帝。 附:歷史小論文訓練 1.杜魯門在1949年1月20日就職演說中講到:“本世紀上半葉的特點是:人權遭到了史無前例的粗暴的踐踏 ,以及經(jīng)歷了歷史上兩場最可怕的戰(zhàn)爭,我們這個時代最迫切的需要是學會和睦相處! 請根據(jù)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結合你所學的有關知識,寫一篇在400字以內的歷史小論文。 題目:“好一個和睦相處” (提示:①觀點:杜魯門叫喊的“和睦相處”,其實質則是粗暴地踐踏人權,建立美國在世界上的霸權地 位。②史實:舉出19世紀上半期以及二次大戰(zhàn)前后美國在歷史舞臺上所扮演的角色來論證。③結論:帝國主義 就是戰(zhàn)爭。) 2.“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中國有句古語:‘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唯有德者居之!位兆诎等 ,不理國事,金人推翻其統(tǒng)治,理所當然,岳飛抗金是一種偏見!闭堊饕恍≌撐,評述上述觀點。 (提示:①這種觀點及其論據(jù)均有錯誤。②民族戰(zhàn)爭有是非之分,金兵南下亦非有德。③岳飛抗金的目的 、事跡及進步作用。④岳飛抗金符合人民要求和民族利益。)*
|
 |
文章標題 |
相關內容 |
|
1
|
以人為本:高三歷史習題教法新探
|
以人為本:高三歷史習題教法新探 一 現(xiàn)在,很多專家、學者都強調,在教學中,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習慣、學習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多設疑,讓學生提問。而怎樣設疑、怎樣提問,卻是大家....
|
詳細
|
2
|
談談幾種新的歷史教學方法
|
談談幾種新的歷史教學方法 人的知識是通過各種感覺器官獲得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交叉刺激學生的感覺器官, 讓學生耳聞目睹、口誦心維,讀讀寫寫、講講練練,把知識傳授給學生。這樣做,可以拓寬學生獲得....
|
詳細
|
3
|
創(chuàng)設歷史情景 感悟歷史真諦
|
創(chuàng)設歷史情景 感悟歷史真諦 在講完禁煙運動后,學生們還沉浸在虎門銷煙勝利的興奮、喜悅和痛快當中,我把話頭一轉,說到: “當中國人民正在歡慶虎門銷煙的勝利時,英國議會卻一片大亂,英....
|
詳細
|
4
|
歷史教學中的史料運用
|
歷史教學中的史料運用 近年來,將史料引入教學與考試之中的做法,一直是我們在進行歷史教育改革時頗受重視的一環(huán)。然而,對于史料運用的種種問題,并未真正得到充分的探討。雖然坊間的參考書中充斥著所謂的「史料題」,我們在教學中亦時而引用史料....
|
詳細
|
5
|
實現(xiàn)歷史教育文本的人本要求
|
實現(xiàn)歷史教育文本的人本要求 ———歷史教育文本危機的根本治理之策 &....
|
詳細
|
6
|
對傳統(tǒng)歷史教學的憂思及對策對傳統(tǒng)歷史教學的憂思及對策
|
對傳統(tǒng)歷史教學的憂思及對策對傳統(tǒng)歷史教學的憂思及對策 中國教育的出路在于改革,改革的目標在于完成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職工育的轉變。盡管國家十分重視素質教育,盡管一些地方下在進行素質....
|
詳細
|
7
|
中學歷史自助式“學案”教學法嘗試
|
中學歷史自助式“學案”教學法嘗試 內容簡介: 自助式“學案”教學法,以“學案”為先導,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體,既要打破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核心的包辦教學模式,又要克服“開放式”教....
|
詳細
|
8
|
實施《歷史》新教材的感想
|
實施《歷史》新教材的感想 本人在從事《歷史》新教材的教學工作中,有一些個人的講解,并積累了一些教學經(jīng)驗,同時也遇到不少問題。先從三個方面闡述。 第一方面:教學思路 本人在實施《歷史》新教材前,認真研讀教材及新課標,深刻領會新課標的精神:通過歷史課的教學,使學....
|
詳細
|
9
|
依托歷史教材,開發(fā)學生智力
|
依托歷史教材,開發(fā)學生智力 就中學歷史教學來說,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應當有個依托或依據(jù),這就是歷史教材。新編教材寓能力培養(yǎng)于述 史之中。教師應從教材中發(fā)掘可培養(yǎng)能力的因素和材料。教育史家康內爾在《二十世紀世界教育史》一書中指 出:進入二十世紀以來,“歷史課也....
|
詳細
|
10
|
“交叉結構筆記”教學實踐淺論
|
“交叉結構筆記”教學實踐淺論 隨著考試改革的推進,教學改革的步伐已向著更深的領域拓進著,而教學藝術的探索如同教改領域里初綻 的花蕾正是這一新開拓的重要方向之一。 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深深體會到教學藝術....
|
詳細
|
386條記錄 1/39頁 第頁 [首頁] [上頁] [下頁] [末頁] |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教學論文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