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文子》卷一百十七 子部二十七
《尹文子》·一卷(兩江總督采進(jìn)本)
周尹文撰。前有魏黃初末山陽仲長氏序,稱條次撰定為上、下篇!段墨I(xiàn)通考》著錄作二卷。此本亦題大道上篇、大道下篇,與序文相符,而通為一卷。蓋后人所合并也!肚f子·天下篇》以尹文、田駢并稱,顏師古注《漢書》謂齊宣王時人?紕⑾颉墩f苑》載文與宣王問答,顏蓋據(jù)此。然《呂氏春秋》又載其與湣王問答事,殆宣王時稷下舊人,至湣王時猶在歟?其書本名家者流。大旨指陳治道,欲自處於虛靜,而萬事萬物則一一綜核其實(shí),故其言出入於黃、老、申、韓之間。周氏《涉筆》謂其自道以至名,自名以至法,蓋得其真。晁公武《讀書志》以為誦法仲尼,其言誠過,宜為高似孫《緯略》所譏。然似孫以儒理繩之,謂其淆雜,亦為未允。百氏爭鳴,九流并列,各尊所聞,各行所知,自老、莊以下,均自為一家之言。讀其文者,取其博辨閎肆足矣,安能限以一格哉!序中所稱熙伯,蓋繆襲之字。其山陽仲長氏不知為誰。李淑《邯鄲書目》以為仲長統(tǒng),然統(tǒng)卒於建安之末,與所云黃初末者不合。晁公武因此而疑史誤,未免附會矣。
卷一百十七 子部二十七
○雜家類一
衰周之季,百氏爭鳴。立說著書,各為流品!稘h志》所列備矣;蚱鋵W(xué)不傳,后無所述;或其名不美,人不肯居;故絕續(xù)不同,不能一概著錄。后人株守舊文,於是墨家僅《墨子》、《晏子》二書,名家僅《公孫龍子》、《尹文子》、《人物志》三書,縱橫家僅《鬼谷子》一書,亦別立標(biāo)題,自為支派,此拘泥門目之過也。黃虞稷《千頃堂書目》於寥寥不能成類者并入雜家。雜之義廣,無所不包。班固所謂合儒、墨,兼名、法也。變而得宜,於例為善。今從其說,以立說者謂之雜學(xué),辨證者謂之雜考,議論而兼敘述者謂之雜說,旁究物理、臚陳纖瑣者謂之雜品,類輯舊文,涂兼眾軌者謂之雜纂,合刻諸書、不名一體者謂之雜編,凡六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