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長沙警事 長沙 鐘山說事 長沙火車站 長沙訂票 長沙旅游 長沙電話
他沒有數(shù)學博士學位,但是他的作品能讓數(shù)學家也為之著迷;他曾經(jīng)是原教旨主義者,然而現(xiàn)在他是一個偉大的無神論者;他精通魔術,并且擅揭露長形形色色的偽科學;有些人抱怨他的批評嚴厲、呆板、無趣,然而在生活中他是一個羞澀而低調的人;他的作品帶領讀者在世界各地神游,但是他本人卻在長年住在北加利福尼亞的家中,很少出門;他已經(jīng)寫了上百本書——也許只有科普作家阿西莫夫的作品數(shù)量能超過他——其中甚至還包括童話!如果要我在10秒鐘里寫出世界上最著名的幾位科普作家,除了卡爾·薩根、艾薩克·阿西莫夫、理查德·道金斯之外,這個名字肯定會出現(xiàn)在這份名單里。 他就是在美國幾乎家喻戶曉的馬丁·加德納(martin gardner)。 加德納1914年生于俄克拉荷馬州的塔爾薩(tulsa)。1936年,他畢業(yè)于芝加哥大學哲學系。在進入大學之前,他是一個新教原教旨主義者,相信上帝在7日之內創(chuàng)造了世界。通過理性的思考,在大學中他的信仰消失了,在隨后的年月中,他成了一位懷疑論者(在美國,懷疑論者差不多就是無神論者的代名詞)。畢業(yè)后他在家鄉(xiāng)的報社擔任記者。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他成為了美國海軍的隨軍記者。戰(zhàn)后,他繼續(xù)從事自由撰稿人和編輯的工作。 1957年,加德納在《科學美國人》雜志上開設了一個數(shù)學游戲專欄,這個專欄一直延續(xù)了1/4個世紀,直到1981年才宣告結束。正是這個專欄確定了加德納在趣味數(shù)學領域的地位。 在普通人眼中,數(shù)學往往是高深莫測、枯燥乏味的。而在加德納的筆下,一個個抽象的數(shù)學問題變得趣味十足。例如,在1961年5月份的《科學美國人》雜志上,加德納給出了一個奇怪的圖形(見下圖):把一個三角形分割成特定的4塊然后重新組合,新的三角形與原來的三角形形狀相同。我可以向艾薩克·牛頓爵士發(fā)誓:在拼接過程中絕沒有做任何手腳,然而第二個三角形看上去竟然缺少了一格的面積!順便說,我經(jīng)常在網(wǎng)上看見這道題,然而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它是加德納的杰作。 這些趣味數(shù)學題盡管本身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論,然而加德納總是能借其引出一些只有在大學才能學習到的數(shù)學理論,例如微積分、數(shù)列、拓撲學、群論、概率論等等。很多青少年正是因為加德納的趣味數(shù)學題才對數(shù)學產(chǎn)生了興趣。他還常常在《科學美國人》的專欄上向大眾介紹最新的數(shù)學成果。例如,1977年他介紹了剛剛誕生一年的rsa公開密碼方法(rsa是三位發(fā)明者名字的縮寫,這種加密方法現(xiàn)在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加德納最著名的趣味數(shù)學作品集包括《啊哈!靈機一動》、《從驚訝到思考——數(shù)學悖挑奇景》、《矩陣博士的魔法數(shù)》等等。 一百四十年之前,在英國牛津有一位童心未泯的數(shù)學教師,他不善言辭,對于教學似乎不太熱衷,然而他非常喜歡小孩子。這年夏天,他與所在學院院長的女兒lidell三姐妹——其中年齡最小的一個叫做愛麗絲——郊游,在游船上他講了一個關于兔子的故事,這就是后來著名的童話《愛麗絲漫游奇境》的起源。在大約100年之后的1960年,另外一個研究數(shù)學的人為《愛麗絲漫游奇境》加上了詳盡的注釋,這就是加德納的《注釋本愛麗絲》。 在《愛麗絲漫游奇境》和《愛麗絲漫游境中世界》兩部作品出版之后的100多年里,有很多學者都研究過這兩部令人驚嘆的作品:卡洛爾的本行是數(shù)學,這兩部作品里包含了許多數(shù)字和文字游戲。 加德納在十一、二歲的時候第一次讀到了這部作品,然而沒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到了芝加哥大學,當加德納重新捧起這本書的時候,他突然被其中的情節(jié)深深吸引住了。這便是他對于卡洛爾的作品和卡洛爾本人研究的開始。起初,他認為有人會為《愛麗絲漫游奇境》寫注釋本(很多國外文學名著——例如《福爾莫斯探案集》等等——都有注釋本,注釋不僅僅分析情節(jié),也給狂熱讀者提供一些寫作背景)。他常常建議出版商找哲學家勃蘭特·羅素寫《愛麗絲漫游奇境》的注釋本(據(jù)說原版插圖的帽匠的形象就來自于羅素),然而羅素回答說他無意寫這樣一本書。于是,加德納打算自己寫一個《愛麗絲漫游奇境》的注釋本。 1960年,加德納終于找到了愿意出版此書的出版商。在這本叫做《注釋版愛麗絲》(the annotated alice)的書中,加德納以一個卡洛爾作品愛好者的熱情,給出了相當精彩的注釋:包括介紹作者的背景、解釋書中的歷史、傳說和詩歌、學者的評論和對某些情節(jié)的爭論,甚至還挖出了一些隱藏在文本之中的文字(卡洛爾喜歡使用這種方法,類似于中國的“藏頭詩”) 加德納在出版這本書的時候大概沒有想到,這是這本書讓他成為了世界上最有名的卡洛爾研究專家。此后,加德納還出版了《手絹里的宇宙》,介紹了卡洛爾的一些數(shù)學游戲。除了卡洛爾的作品,加德納也撰寫過《注釋本綠野仙蹤》。他甚至還為《綠野仙蹤》寫了一個續(xù)集,在這部叫做《奧茲國的客人》(visitors from oz)的小說中,多蘿西等人來到了現(xiàn)代的紐約! 除了進行數(shù)學科普的創(chuàng)作,對偽科學進行有力的反擊也是加德納的拿手好戲。早在50年前的1952年,加德納就撰寫了一本全面批判當時美國流行的偽科學理論的著作:《狂熱與謬論:以科學的名義》(fads and fallacies in the name of science,中譯本為《西方偽科學種種》)。 加德納是一位懷疑論者,他與薩根、阿西莫夫、保羅·庫爾茨(paul kurtz)等人共同創(chuàng)立了“超自然主張科學調查委員會”(csicop),用科學的手段與一切偽科學進行斗爭。由于加德納深諳魔術的奧秘,他揭露了不少聲稱擁有“特異功能”的人。在《矩陣博士的魔法數(shù)》(the magic numbers of dr.matrix)這本書中,他巧妙地使用數(shù)學的手段破除人們對于數(shù)字的種種迷信。 今天,加德納早已功成名就,他曾被斯蒂芬·古爾德譽為“美國的國家財富”,獲得過各種各樣的榮譽,甚至有人提議授予他名譽數(shù)學博士學位。他已經(jīng)將近90高齡,然而卻從未停止過筆耕。幾乎所有人都誤認為加德納是數(shù)學家或者哲學家,當有人問他是否對于沒有學術地位感到惋惜時,他回答說,在大學里他決定成為一個作家,這個決定他永遠也不會感到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