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正街小巷已經啟動恢復重建城南書院、文昌閣,并著手打造全國第一條書吧街。)
(都正街改造完畢后大門效果圖。)
從10月起,長沙市芙蓉區(qū)已開始對都正街進行修護、改造,并努力尋求歷史文化保護街區(qū)與現(xiàn)代商業(yè)成功結合的經營模式,擬將都正街建成繼太平街、潮宗街之后的,長沙第三條歷史文化街區(qū)。
都正街位于長沙市芙蓉區(qū)西部,毗鄰天心閣。全長314米,寬5.5米。是古城長沙保存下來的歷史街巷之一,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這里曾經有善化縣縣衙門,駐軍的都司衙門,這里有被封為“定湘王廟”的善化縣城隍廟,有紀念“廚神”的詹王宮,有崇拜北斗星母親的斗姥閣。即將恢復的城南書院和文昌閣曾是都正街的文化地標志。其中古城南書院是湖南第一師范的前身,原是南宋大儒張栻之父張浚在潭州的居所,建于紹興三十一年(1161),張栻和朱熹曾在此講學論道,因而聲名遠揚。
長沙市芙蓉區(qū)定王臺街道辦事處主任尹衛(wèi)東介紹,都正街的重建涵蓋樣板房的改造、門牌樓的建設、管網下地麻石上路、歷史建筑的恢復以及書吧街建設等5大方面,第一期投資約3000萬,預計明年8月份完工。
“通過恢復性重建,賦予歷史新的時代意義,把文化挖出來,恢復歷史記憶,那么歷史的文化縱深感就出來了。”長沙大學歷史文化研究所教授梁小進說。
如今,這條承載著長沙幾百年歷史痕跡的老街將承擔起延續(xù)長沙歷史文脈的責任,尹衛(wèi)東告訴記者,為尋求歷史文化保護街區(qū)與現(xiàn)代商業(yè)成功結合的經營模式,提升歷史街區(qū)的品位和文化內涵,街道已經和60多位全國有名的書市老板接觸協(xié)商,準備共同打造全國首條真正意義上的書吧街。
“看看書、喝喝茶、聽聽音樂、你甚至還可以溜溜鳥,書吧建成以后,這里將會是一個文化休閑的體驗區(qū),大家在這里可以談談書,就會產生精神碰撞與智慧交流,這就不是單單書吧街的概念了,它就是一種大文化!”長沙市出版物發(fā)行協(xié)會會長肖堅強很看好書吧街的建設。
新聞來源:紅網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