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論財務管理在提高投資效益中的作用
淺論財務管理在提高投資效益中的作用 基本建設的特點是投資比較集中 ,建設周期較長 ,耗用的人力、財力、物力數量大 ,在較長時間內會從社會總生產中消耗活勞動和物化勞動 ,卻不提供任何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 ,不提供任何有用效果。因此 ,在確定一個項目的基建投資時 ,必須要對企業(yè)的布局、發(fā)展方向、生產規(guī)模等作慎重的可行性研究 ,使項目建成后 ,能發(fā)揮最大的能力 ,獲得最好的投資效益。長期以來 ,我國的基本建設由于管理體制上的弊病 ,浪費很大。為了改變這種狀況 ,國家計委、財政部、建設銀行總行作出了《關于國家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全部由撥款改為貸款的暫行規(guī)定》 ,從1985年起 ,凡是由國家預算安排的基本建設投資全部由財政撥款改為銀行貸款 ,歸還本利的資金來源必須從企業(yè)新增的利潤中支付。因此 ,一個項目的是否上馬 ,必須全面權衡企業(yè)在擴大生產能力、提高產品質量、改善勞動條件等方面的效果 ,以及有無償還能力、測算投資回收期 ,以便確定最佳建設方案。 在這新的形勢下 ,除了對負責基建的職能部門有更高的要求外 ,對財務人員在投資管理的廣度和深度方面 ,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試從以下幾個方面淺論在提高投資效益中怎樣體現(xiàn)財務管理的作用。 一、參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 ,做好項目的經濟性論證 ,是提高投資效益的前提。 項目的可行性研究 ,即對擬定的項目進行技術經濟論證分析 ,研究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建設上的適用性、可靠性、先進性。作為財務人員 ,重點是通過廠內經營、生產、設計、基建等部門提供的產品銷路、原料來源、設計規(guī)模、經濟效益等調查資料進行經濟上的論證。一般可以用下面幾個指標預測: 1、預測建設周期。它是衡量建設項目建設快慢程度的時間因素指標。 一般來說 ,工期短效益就好。 2、預測單位生產能力投資。它是衡量新增每單位生產能力需用建設投資資金的指標 ,投資資金越節(jié)約越好。 3、預測投資回收年限。它是綜合衡量建設過程和投產后生產過程經濟效益的指標。 投資回收年限越短 ,資金周轉越快 ,效益就越好。一般可以通過合理地減少項目的投資總額或提高項目投產后平均年盈利額來縮短投資回收年限。通過以上幾個指標的計算 ,我們可以在諸多方案中選擇一個最優(yōu)方案 ,確定投資項目。 二、參與項目的計劃管理 ,控制工程造價 ,降低建設成本 ,是提高投資效益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基本建設計劃是基本建設活動的第一道關口。因此有“計劃上的節(jié)約 ,是最大的節(jié)約 ;計劃造成的浪費 ,是最大的浪費”之說。財務人員參與計劃管理 ,就可以對工程項目進行事前控制 ,能做到防患于未然。計劃控制投資規(guī)模一般在量差上比較重視 ,在價差上則難以控制。財務人員可以通過在計劃執(zhí)行過程中 ,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及時進行信息反饋 ,促進計劃的執(zhí)行合乎實際。例如我廠七二八工程項目計劃中 ,有一臺加工汽輪機轉子圍帶的大型關鍵設備 ,原計劃投資100萬元 ,由武漢重型機床廠供應。在落實付款日期時 ,據采購人員反映 ,此機床系輕級床身 ,加工精度達不到工藝要求 ,而且價格已調高。通過計劃、財務、采購、設計和使用部門的慎重討論、研究 ,決定改變原來的計劃 ,最后從上海柴油機廠調入一臺該廠封存不用的捷克進口4M×16M大車 ,只安排二十萬元投資 ,就圓滿完成了工程任務 ,保證了計劃的落實。所以 ,財務人員參與計劃管理 ,可以更好地把關 ,在控制工程造價、降價建設成本、提高投資效益中發(fā)揮積極的作用。 三、進行施工監(jiān)督 ,加快建設速度 ,縮短建設周期 ,是提高投資效益的重要途徑。 現(xiàn)場施工是基建項目的實施階段 ,是計劃完成的關鍵。財務人員只有深入現(xiàn)場 ,加強施工管理的監(jiān)督 ,才能在一系列施工活動中把好關 ,用好資金 ,促進工程施工加快進度 ,使固定資產早日在生產中發(fā)揮效益。例如:我廠引進項目中 ,有一臺向美國進口的轉子葉根槽銑床 ,是生產引進機組的關鍵設備。按照常規(guī) ,要待機床進口后開箱 ,取出技術資料 ,然后再進行基礎設計 ,至少要花6個月的時間 ,不能滿足生產要求。企業(yè)領導組織有關人員討論方案 ,采取措施。財務人員本著用活資金、用好資金、加快建設的思想提出在財政制度范圍內實行工期獎 ,按每提前一天支付萬分之二的獎金。通過各方面的努力 ,從機床基礎施工到安裝調試全部完工 ,僅花了三個月的時間 ,提前投產。雖然我們支付了二千多元的工期獎 ,但由于早日投產 ,所產生的效益就遠遠不止這個價值了。財務人員參與了施工管理 ,為加快建設速度、縮短建設周期、提高投資效益起了重要作用。 四、進行基本建設竣工投產后的投資效果分析 ,為進一步提高投資效益發(fā)揮積極作用。 提高基建投資效益 ,就是用盡可能少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基本建設 ,項目完工投產后 ,能獲得盡可能高的生產能力和盈利額。 以上各個指標經過計算 ,可以同本項目的預測指標進行比較 ,同本廠的歷史水平進行比較 ,同其他先進企業(yè)進行比較 ,對項目的經濟性進行綜合的分析論證 ,找出差距 ,以促進在今后的基本建設項目中更好地發(fā)揮財務管理在投資管理中的主動性 ,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開展 ,基本建設管理體制的改革也在向深度和廣度發(fā)展 ,財會人員不但要掌握其本身的專業(yè)理論知識 ,還要在固定資產投資管理各環(huán)節(jié)的縱向、橫向參與和協(xié)調。只有這樣 ,才能不斷提高財務管理的水平 ,在提高企業(yè)的投資效益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