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化學復習課中進行探究式教學
作為一種常見的課型,復習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幫助學生建構清晰的知識網絡,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同時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整理、歸納和綜合應用的能力。實踐表明,一味依靠大量知識的簡單重復并不能有效地實現(xiàn)復習課的目標。 作為一種能使學生在積極思考中主動探求知識的新型教學方式,實驗探究教學能有效地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復習課教學中,如何有效地應用這樣的一種教學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的能力,達到復習課的主要教學目標呢? 1、選擇合適的探究內容 作為復習課教學中的主角,習題常常被開發(fā)成探究的主題。在《氣體的檢驗和除雜》的第一次教學設計中,教師以“如何檢驗和除去氫其中的氣體雜質”這一習題,設計了五個主要問題來展開探究討論。 問題1 :我們已學過了幾種氣體的制取方法,請回憶一下實驗室是如何制取氫氣的呢? 問題2:為了對某一金屬氧化物的組成進行研究,需要用純凈的氫氣來還原這種金屬氧化物,F(xiàn)有一份用鋅粒和鹽酸反應制得的氫氣,那么這份氫氣是否純凈呢?可能會混有哪些雜質呢? 問題3:同學們推測氫氣中可能混有H2O和HCl兩種雜質,如何證明它們的存在呢? 問題4:如果把兩套檢驗裝置連接起來,該先檢驗哪一種氣體呢? 問題5:既然 氫氣中確實混有H2O和HCl兩種雜質,那么該如何除去呢?除去的先后順序對實驗效果有什么影響? 雖然著五個問題層次清晰、不斷遞進,但并沒有激起多數(shù)學生的探究熱情。如何才能在復習課教學中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與合作”的學習熱情,改變學生們單一的接受式學習方法呢?帶著這樣的問題,在后面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們又進行了思考和探索。 ① 從生活中尋找探究內容 知識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產生和發(fā)展的,脫離了具體的情境,認知活動的效率是低下的。化學知識與生活緊密相連,探究式教學應將知識的學習置身于一個社會情境、生活情境或者問題情境中。有效地進入知識的真實應用領域,這不僅是將學到的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也能從真實、逼真的生活中學到新的知識。 改進后的課堂教學效果發(fā)生了變化: 師: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的主題是《氣體的檢驗和除雜》,掌握氣體的檢驗和除雜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許多生活中的問題。比如有這樣一種保健品,那就是力度伸維C泡騰片。維生素C可以增強人體抵抗力,但和普通維C片相比,它的價格要昂貴得多:普通素C(10克)每瓶3.5元,力度伸(10克)每瓶26.4元。可是大家還是很喜歡它,這是什么 原因呢?讓我們再來體驗一下吧。 生:(學生實驗:泡騰片的溶解)描述現(xiàn)象:有氣泡、有香味。 師:那么這到底是一中什么樣的氣體呢?……我們來看看泡騰片的輔料成分,猜猜看這可能是一種什么氣體? 生:可能是CO2 師:你的猜測依據(jù)是什么呢? 生:可能是碳酸氫鈉與水反應產生CO2 師:碳酸氫鈉與水反應能產生CO2嗎?,這個問題我們還沒有討論過,可以以后到實驗室去研究一下。但碳酸氫鈉有一點性質和碳酸鹽一樣,當它們遇到一類物質時都可以產生二氧化碳,請問這是哪一類物質呢? 生:酸。輔料中有蘋果酸。 師:如果是二氧化碳,該如何檢驗這種氣體呢? 維C泡騰片是同學們所熟悉和喜愛的,但很少有同學關注過它與普通維C的價格差,正是這個“價格差”激發(fā)了同學們探究的欲望,為氣體檢驗方法的探究起到了輔墊作用。在實驗的生動感知和教師的及時引導下,他們開始用化學的眼光去探究這一“奧秘”?梢,在復習課教學中,要善于從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中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 ,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眼光。 ② 從實驗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探究內容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所以化學教學過程中,很多科學方法都能和化學實驗融合在一起。實驗能為學生提供感悟、操作、體驗、探究和發(fā)展的機會,可以讓學生得到充分、主動的發(fā)展。因此,復習課的實驗探究不應僅停留在對實驗的回憶和想象中,應盡可能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實驗情境。 a 從動手實驗中體驗 在對泡騰片的探討設計中,考慮到學生隊泡騰片比較熟悉和節(jié)約藥品的想法,曾嘗試僅通過演示實驗來介紹泡騰片。但事實證明,還是讓學生們親自動手的探究效果最明顯:簡單的溶解操作就為同學們提供了最近距離的感知和體驗。而帶著探究意識的觀察,也是同學們再這一熟悉的現(xiàn)象中有了許多新的發(fā)現(xiàn)。這些效果都是語言和演示實驗所無法代替的。 b 從對比實驗中發(fā)現(xiàn) 濃鹽酸與碳酸鈣反應制取的二氧化碳氣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該如何對待著一異,F(xiàn)象呢?由于該實驗對導管等的干燥度要求高,反應速度快(石灰水不變渾濁的時間短),所以學生們曾聽教師介紹過,卻從沒有親眼看到過。因此在改進后的教學實踐中,播放了一段濃、稀鹽酸分別與碳酸鈣反應的對比實驗錄像,給學生們創(chuàng)設真實的探究情境,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思維。 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借助于信息技術的手段為學生提供了直觀真實的感受,能重復播放的對比細節(jié)也為學生們發(fā)現(xiàn)問題提供了幫助,激發(fā)了他們深入探究的興趣,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效率。 2 明確探究教學的主線 探究性學習能幫助學生建立一種對知識的主動探究,對問題的獨立思考,并重視解決實際問題的新穎的學習方式,因此注重過程比關注結果更重要。 在探究式的復習課教學中不能簡單地以幾個探究問題的解決為目的,而應明確一條以科學方法的歸納、知識網絡的形成的探究主線,以對科學知識的探索作為一種途徑,最終目的是為了使學生形成一定的探究技能、科學思維方式、科學精神和科學行為。 ① 精心安排內容的梯度 在《氣體的檢驗和除雜》的教學設計中,分別設置了從一種氣體到多種氣體;從氣體的直接檢驗到先轉化在檢驗;從氣體的檢驗、除雜到檢驗與除雜的綜合考慮等探究內容的梯度,在由簡單到復雜的層層推進過程中,同時兼顧試劑、儀器的選擇到裝置的 搭配順序等實驗探究中具體操作上的思想方法,學生在探究過程中不斷地歸納提煉方法成了課堂探究的主線,使得課堂容量充實、探究思路順暢。 ② 堅持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 在探究式教學中,精心設計探究問題、采用多種實驗手段 的 目的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假設、制定計劃的科學思維方法。在提出了探究問題后,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假設和猜想。如針對泡騰片與水接觸后產生氣體的猜想中,如果教師不引導學生查看說明書上的輔料成分,那么學生就只能從溶液的顏色、氣味或氣泡等信息中無方向的猜想。當學生從輔料成分中猜想到氣體可能是“二氧化碳”時,教師馬上就可以讓學生用檢驗二氧化碳的方法來驗證猜想。在這樣一個看似平常的教學設計中,就給學生潛移默化了 一種科學探究的嚴謹和方法。 對比實驗和控制變量法也是學生應該重視的科學探究方法。在《氣體的檢驗與除雜》的教學實踐中,除了讓學生在對比實驗中發(fā)現(xiàn)問題外,還讓學生通過對比實驗驗證假設。 教學可設計為: 師:氣體的除雜與氣體的檢驗方法有什么不同呢? 生:氣體的檢驗注重現(xiàn)象明顯,氣體的除雜要求氣體吸收要充分。 師:能否用NaOH溶液除去二氧化碳氣體中混有的氯化氫氣體呢? 生:NaOH溶液會吸收二氧化碳氣體,不可以用。 師:現(xiàn)在要向大家介紹一種只和氯化氫反應,而不和二氧化碳反應的溶液--------碳酸氫鈉溶液。 (錄像2:將濃鹽酸與碳酸鈣產生的氣體同時通入NaOH溶液與NaHCO3溶液中,再將剩余氣體分別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從兩份石灰水的現(xiàn)象差異,可以告訴我們什么? 生:NaOH溶液會吸收二氧化碳氣體,所以石灰水沒有變渾濁;而碳酸氫鈉溶液不與二氧化碳反應,剩余氣體仍然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在優(yōu)美的背景音樂中,鮮明的對照實驗現(xiàn)象再次給學生留下了深刻印象。這一套看似復雜但流暢簡潔的裝置和對比實驗的設計同樣也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科學探究的一種方法。 3 及時反饋課堂的探究效果 作為復習課的探究教學,在“熱鬧”的探究氛圍下,學生們對方法歸納和知識網絡的建構到底掌握如何?在課堂教學效果的評價上,建構主義不僅重視對教學結果的評價,而且重視對教學過程的評價。在教學過程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中設計及時反饋評價內容,通過增加師生的互動實現(xiàn)及時的反饋,即能使教師靈活調整教學內容,增強教學的有效性。
[1] [2] 下一頁 目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實施比較多的是在課堂上采用獨立、小組或團體的形式,對學生的參與、表現(xiàn)、探究能力的發(fā)展軌跡給予評價。但受到課堂容量和空間的限制,教師無法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而學生能力的差異也使得課堂探究當空間和機會不再均等,教師對課堂上學生的個體自我評價與自我激勵也難以充分關注,更難以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進行教學。 怎樣使教師在課堂上能關注每一位學生真實的學習動態(tài),使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的節(jié)奏、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又能有助于學生的自我評價與自我激勵,使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得到最大發(fā)揮呢?教師可根據(jù)詳細的結果統(tǒng)計來進行針對性指導,提高復習教學的有效性,使每一位學生都得到更充分的發(fā)展。 在《氣體的檢驗和除雜》的幾次教學實踐中,教師不斷明確探究的主線、安排合理的探究內容、充分創(chuàng)設探究的情境,在教學中注意科學方法的教學,可使學生的思路變得更開闊、更敏捷,解決問題的手段也變得更多、更靈活。 相對于新授課教學,復習課教學中的探究空間更大。因此,在復習課教學中,教師在選擇在探究內容時,也應改變因應試升學的壓力而造成的過于注重書本知識和習題訓練的單一教學思路。要充分應用實驗和媒體技術,設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適宜的情境,激發(fā)學習的探究興趣;不斷改進過程性評價的方式,促進學生情感的發(fā)展,從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通過探究式的復習教學,使學生能用化學的眼光發(fā)現(xiàn)問題,用化學的知識來解決問題,提升探究的意識和探究的能力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