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三維目標
更多精品源自3edu教案 目標期望原理告訴我們,只有從明確、具體、科學的教學目標出發(fā),到預設的教學目標的達成為止,才是有序、高效的教學。教學目標既是教學的出發(fā)點,也是教學的歸宿。所以,教學目標對師生的教與學起著定向、激勵和控制的功能。 目前,課堂教學中的教學目標一般都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展開(合稱三維目標)。 1 什么 是三維目標 三維目標是課程目標的具體體現(xiàn)。教師要搞清楚課堂三維目標(下位目標)與國家或政府層面指定的教育目的(上位目標)的關系,以制定恰當?shù)慕虒W目標。上位目標的具體化就是課程標準,而課程標準的具體化就是三維目標了。即使是三維目標,也有不同的層級、學年或學期目標,有單元或主題目標,最后才是課時目標。由于上位目標決定下位目標,因此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時必須清楚上位目標是什么,否則就無法把握下位目標的定位。 雖然三維目標是課程標準的具體體現(xiàn),但教師不能機械地照搬課程標準的形式,而是把這作為制定教學目標的重要原則和思路,然后根據(jù)教學的內(nèi)容、學生的學力,來確定三個維度的目標。 2 三維目標之間的關系 三維目標是從課程功能層面提出的,是整個課程實施后所要達到的目標,因此,不能將其簡單地分解到每節(jié)課中。三維目標中,“知識與技能”是載體,“過程與方法”是核心,是學習方式的體現(xiàn),“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是結果。要實現(xiàn)新課程提出的“轉變學生過于依賴接受式的學習方式”的目標,就要在實施過程中以知識與技能為出發(fā)點,在過程與方法中尋求突破,精心設計展現(xiàn)知識形成過程的探究活動。在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中獲取信息,培養(yǎng)健康、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最終實現(xiàn)學習方式的轉變。因此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基礎,科學、合理地制定每節(jié)課的三維目標。 3 把握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預設的目標只是預期的教學效益,可它不是教學結果的全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考慮最多的是預期的教學效益,而不是生成性目標。但真正的教學結果一定是預期的目標加上生成的目標。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充分發(fā)揮教學機智,利用生成性的課程資源,實現(xiàn)非預期的教學目標。總之,預期的目標是教學設計關注的重點,是課堂教學過程的決定因素,是教學結果中可評價的那一部分,也是教學效益的底線。當然,我們也可能出現(xiàn)教師過高地估計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教學過程中堅守不住教學效益的底線,這種教學就有可能滑向“無目標”的誤區(qū)。 4 化學學科三維目標的內(nèi)涵 對三維目標的理解要準確把握內(nèi)涵,例如,“知識與技能”中除了認識的學習之外,還特別強調要重視實驗技能的學習,也就是說實驗不僅是提供化學事實的工具,而且是學生化學學習的重要內(nèi)容。該維度還要求學生在學習中掌握一些化學計算技能,以及跟化學學習有關的認識、感受和體驗的表達技能。 “過程與方法”中提出了兩方面的要求:一是掌握化學學習的方法和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具體要求學生在化學學習中能夠學會運用多種手段獲取信息,并對信息進行加工,對學習內(nèi)容、過程和方法進行反思和調控,提高自主學習化學的能力。二是認識科學探究的方法和培養(yǎng)問題意識。要求學生經(jīng)歷化學知識形成的探究過程,進一步掌握化學探究中常用的、有效的實驗方法和手段,提高化學探究的能力,并在此過程中強調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和獨立學習能力的提高。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中應將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發(fā)展學生化學學習的能力放在首位,也就是說,要讓學生體驗到化學學習的樂趣,逐步激起探索物質世界的興趣。還要求在化學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關注與化學有關的人類面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 5 化學學科三維目標的特點 不同學科的三維目標會呈現(xiàn)各自的特點,即使自然科學之間也有差異。以化學學科為例。 ⑴ 知識與技能 強調知識與技能的連貫性。如“氧化還原反應”,初中階段要求“知道”水平,包括從得氧失、氧角度判斷氧化反應、氧化劑、還原反應、還原劑,H2的還原性和CO的還原性。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要注意到知識的連貫性。 ⑵ 過程與方法 強調過程與方法的實踐性;瘜W是一門實驗的科學,化學與社會生活、生產(chǎn)實踐有密切的關系!墩n程標準》之“課程總目標”中“過程與方法”要求:① 逐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簡單實驗設計能力,對化學知識和實驗設計的評價能力,對學習內(nèi)容、過程和方法的反思能力等;② 讓學生認識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掌握化學探究中常用的、有效的實驗方法和手段,學會觀察、記錄化學現(xiàn)象以及數(shù)據(jù)處理等,了解化學原理應用于實際化工生產(chǎn)的方法。上述目標的達成一定是以化學實踐(包括化學實驗、化學生產(chǎn)等)為載體而是現(xiàn)的,教師不可能脫離化學實踐而去實現(xiàn)“過程與方法”目標的要求。 ⑶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強調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本性!扒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在化學種主要涵蓋:① 樹立科學的基本道德;② 崇尚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③ 培養(yǎng)民族精神;④ 培養(yǎng)社會責任心;⑤ 塑造團隊合作精神等。其實這些方面都是圍繞在“以學生發(fā)展為本”這一新課程理念下的。 總之,教室在指定三維目標時,一定要把握住化學學科目標的內(nèi)涵和特點。 6 三維目標的陳述 合理的教學目標,還要借助準備的陳述。三維目標陳述的主要方面有:① 描述學生通過課堂教學后產(chǎn)生的行為:② 教師期望學生的變化;③ 在一個教學單元或一節(jié)課后,對學生能做什么的一種明確、具體的表述;④ 教學活動之后,學習活動預期達到的程度或結果等。 三維目標陳述時還要注意以下方面:① 明確行為主體。學生是學習活動的行為主體,三維目標應陳述學生學習的結果,而不應陳述教師做什么;② 明確行為指向。目標陳述要明確、具體,要可以觀測。盡量用確定的語言,避免模糊的、不切實際的詞語;③ 明確行為條件。行為條件是指影響學生學習結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圍;④ 明確表現(xiàn)程度。表現(xiàn)程度是指學生產(chǎn)生學習結果的一種程度或要求。如“過程與方法”維度的要求明確分為感受、認識、運用三個層次。 三維目標陳述中可能存在:如行為主體指向不明確,目標缺乏階段性和層次性,目標太高、太多、太大,對三維目標理解有偏差等。 更多精品源自3edu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