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課堂教學中媒體的運用
化學課堂教學中媒體的運用 論文摘要: 在化學課堂教學中,輔助課堂教學的媒體,只要能說明問題,越簡單越好。實驗是化學教學的基礎,是一種不能被代替的教學媒體。采用錄像實驗教學,效果顯著,真實可信。計算機軟件模擬化學反應原理,可幫助學生了解化學反應的實質(zhì),提高課堂教學的信息量。投影機既可投影片,還可投影實驗,促進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掌握。合理、科學地選擇媒體輔助教學,對學生化學概念的形成、化學原理的理解、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都有幫助。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現(xiàn)代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特別是計算機軟件進入課堂輔助教學,更是使現(xiàn)代教學手段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如何把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與現(xiàn)代教學媒體有機地結合應用于課堂教學?對于化學科,更有其特點。 一、輔助教學之媒體、越簡單越好 在教學中,對于媒體的選擇,首先應根據(jù)具體教學內(nèi)容而定,但是,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如果每節(jié)45分鐘的課,選擇的媒體太多太復雜,花時太長,那么將很難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媒體的選擇,只要能夠說明問題,應越簡單越好。 講《碳的化學性質(zhì)》時,我將課本中“筆意”二字放大復印,上課時展示,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順利地引入新課。模型的展示,掛圖及活動掛圖的合理運用,均是一些簡單,卻不失為有效的教學媒體。如有機化學中,運用甲烷、乙烯、乙炔的球棍模型來說明其分子結構及單、雙、叁鍵的特點,分析其化學性質(zhì),既直觀,又可以提高學生對有機物空間結構的想象能力。 二、實驗是化學教學的基礎,是一種最重要的教學媒體 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其理論的建立大多是通過實驗,從個別到一般,再到個別;或者實驗、假設、再實驗論證的過程。因此,在化學教學中,實驗是學生學習化學理論,掌握實驗操作技能,培養(yǎng)嚴謹?shù)目茖W素質(zhì)必不可少的過程。特別是在課堂教學中,實驗以其真實性、直觀性,給學生第一手感性材料,任何模擬、說明、比喻、描述,都必須基于實驗基礎上,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內(nèi)容。 三、利用錄像實驗輔助教學真實可信 對于一些較復雜、有危險、要求高、時間長的實驗,不適合課堂演示,則拍成錄像,于課堂播放。這樣,既保證了實驗的真實性和直觀性,又便于觀察實驗現(xiàn)象,同時也提高了課堂密度。如講《CO的性質(zhì)》時,我把家中的煤爐燃燒情況拍成錄像用于上課。又如講“碳還原二氧化碳”時,很多同學很難想象這個反應實驗該怎樣做。我經(jīng)過多次試驗之后,確定采用鐵管作為木炭還原二氧化碳的反應器,然后把實驗拍成2分鐘的錄像,這樣把一個復雜、反應時間長的實驗帶到課堂,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運用計算機軟件模擬化學反應原理效果好 化學是研究物質(zhì)的組成、結構、性質(zhì)和變化規(guī)律的科學,化學概念及原理大多較為抽象。物質(zhì)的微觀結構既看不見,又摸不著,且化學變化又是在原子的基礎上重新組合的結果。因此單靠語言和文字描述,學生較難理解。通過計算機軟件進行動畫模擬,能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的運動特征,變抽象為形象,讓學生直觀形象地認識微觀世界,更容易了解化學變化的實質(zhì),理解化學原理。如解釋化學反應時,動畫模擬“白磷分子”和“氧分子”,再分別拆為原子,最后重新組合為“五氧化二磷分子”的過程。又如 :在做“Cu-Zn 原電池”的演示實驗的同時,通過動畫模擬或使學生形象地看到電子運動方向及兩極電子得失的特點。這樣,既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物質(zhì)的結構,理解化學變化的原理,也大大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吸引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 五、科學應用投影機,促進知識的掌握 在眾多的教學設備中,投影機有其獨特的優(yōu)點,因此,備受教師青睞,也是各校及教師使用頻率較高的電教設備。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投影機的應用主要有兩方面:即投影片和投影實驗。但在課堂中如何科學、合理地使用投影,讓學生更容易地掌握教材內(nèi)容,首先應認真寫好教案,將投影次序,提什么問題,講解分析的內(nèi)容都編定。還必須把握投影時機,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從而突破教學難點。這樣才能恰當?shù)刂笇W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 1. 投影片的制作應抓住教材的重難點,以幫助學生理解學習內(nèi)容。 使用各種媒體的目的,都是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因此,投影片的制作要立足于科學、準確地解決教材中的重點、難點,以助于改進教學方法和提高教學質(zhì)量。在具體設計每一張投影片時,要明確投影片要解決的問題。如介紹“電子云”時,學生對電子云模型中那么多的“點”很難理解,通過投影疊片使學生理解電子云模型的概念。而在介紹到“氯化氫制取裝置中尾氣吸收裝置”如何防止水倒吸時,制作成推拉片,讓學生形象地看到燒杯中液面的變化。在復習“烴的衍生物”時利用投影片比較各種官能團的特征,幫助學生比較烴的各類衍生物的性質(zhì)。 2. 應用投影觀察演示實驗的現(xiàn)象,提高實驗的可視性。 眾所周知化學演示實驗是教師在課堂中的演示,因此,除前幾排的學生外,后面的同學較難看到變化的現(xiàn)象。而投影機能把一些現(xiàn)象放大,幫助學生觀察。如講“布朗運動”時,在大燒杯中盛 1-2cm 高的水,放入一點松樹的花粉,利用投影觀察,可以減少近距離觀察時呼吸的干擾;而講到“H2的制取原理”時用培養(yǎng)皿盛稀硫酸和鋅反應,利用投影觀察其反應放出氣泡的過程。都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由此可見,中學化學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的輔助教學的媒體種類較多。因此,合理科學地選擇媒體輔助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理解化學原理,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