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請輸入關鍵字:
|
[思品論文]在思品教學中注重提高學生的思品能力
[思品論文]在思品教學中注重提高學生的思品能力 思想品德心理學認為,人的思想品德由三方面組成:思品能力、思品形式和思品內容,這三者是一個統(tǒng)一 整體。其中,思品能力是品德結構中最重要的部分。人的道德品質形成是以思品能力為基礎;道德內容轉化為 道德行為是以思品能力為中介。在以往的教學中,教者注重了思品內容和形式的講解、傳授,忽視了思品能力 的培養(yǎng)和挖掘,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因而教學效果不夠理想。由此可見,提高學生的思品能力在思 品教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思想品德能力包括認知能力、道德體驗能力、行為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在教學活動中可結合具體教學環(huán) 節(jié),從以下幾方面有針對性地加以培養(yǎng)。 一、在“明理”中提高道德認識的探討能力 “明理”是學生形成道德認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明理”過程中,教師應從學生的道德需求出發(fā),利用學生 的道德經驗,使學生意識到道德問題的解決與他們的切身利益相關,此時,學生的需求就會轉化為對道德問題 探討的能力,使學生自己形成一定的道德認識。如在教學《做勇敢的孩子》時,我首先帶領學生做“跨壕溝” 的游戲。在游戲中,有些學生膽子較大,利落地跨過“壕溝”;有些學生膽子較小,遲遲不能跨過去。見此情 景,同學們紛紛鼓勵他們:“跨過去,不要怕。”在同學們的加油聲中,膽子較小的同學終于也跨過了“壕溝 ”,從而使他們體驗到了勇敢的快樂。然后,我請同學們談談跨過去有何感想。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最后一 致認為,要想跨過壕溝,一定要拿出勇氣來。此時,同學們產生了做個勇敢孩子,跨過壕溝的強烈需要。因而 在以后的游戲中,一個個順利地跨過了“壕溝”。通過這次游戲的進行和同學們發(fā)自內心的討論,使學生初步 認識到要想克服困難,走向成功,必須有一定的勇氣,并以做一個勇敢的孩子為榮。 二、在“激情”中注重提高道德體驗能力 道德體驗能力是指學生能具備角色互換和移情的能力。教者在教學中可有目的地設置情境,通過改變角度 從而激發(fā)情感,提高道德體驗能力。在教學《不上當受騙》時,我請同學分別扮演鐵旦和拐子。當遇到壞人哄 騙、威脅時,應該怎么辦?只見學生一會兒為鐵旦的機智而笑,一會兒又為他的處境擔憂。學生的情感隨著鐵 旦處境的變化而變化。由于教者創(chuàng)設了相應的情境,改變了學生的角色,主人公的命運直接涉及到學生自身的 安危,所以學生自然而然地得出結論:遇到壞人,要有勇有謀地與之堅決斗爭,同時,也要提高警惕,盡量避 免事件的發(fā)生。學生的情感得到了共鳴,道德體驗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在“導行”中提高道德行為選擇能力 道德行為是對認識的鞏固和發(fā)展,對情感的豐富和深化,它是思品教學效果的直接體現(xiàn)。由于教學中學生 個體的多樣化和復雜性,致使道德行為也是多種多樣,即使表象一樣,促使行為的動機也是錯綜復雜的。所以 ,在教學中注重對道德行為進行深層次分析,將有助于提高學生道德行為選擇的能力。如在教學《不說謊話》 時,學生都明白不說謊話即是誠實的表現(xiàn)。那么,不說實話,是否就意味著一個壞孩子形象呢?我引導學生對 說實話與說謊話的內在動機進行分析。于是學生得出結論:對有些行為不能光看表面現(xiàn)象,還要分析為什么如 此做。從而提高了學生道德行為的選擇能力。 四、在思品實踐中提高道德自我教育能力 學生思品能力綜合體現(xiàn)的最高境界就是在思品實踐活動中體現(xiàn)出來的自我教育能力。教師可利用“作業(yè)” 環(huán)節(jié),指導學生的思品實踐。在設計作業(yè)時,教者應聯(lián)系學生實際,著重對某一不良道德行為進行矯正或對某 一良好道德行為習慣進行強化。在教學中,教者可分以下幾個步驟。首先,幫助學生制定自我教育目標。教育 可明確告訴學生,在思品實踐過程中要達到什么要求。如教學《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發(fā)了一張表格,要求 學生對照表格,堅持自己鋪床、疊被子、穿衣服、洗臉、刷牙、吃早飯等,學生按要求去做,亦即達到自我教 育的目標,初步養(yǎng)成愛勞動,不依賴別人的習慣。其次,對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選擇行動的具體指導。如教 學《注意交通安全》這一課時,我請同學們談談今后該怎么做。大家紛紛表示,生命是非常寶貴的,今后一定 要注意交通安全,過馬路要走人行橫道,不在馬路上吵鬧……最后,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如教學《勇敢的孩 子》后,我讓學生寫一篇日記,認為自己是否是一個勇敢的孩子?學生反思以往大量的實踐活動,對自己作出 一個評價。這一過程即孕育著強烈的自我教育。在思品實踐中提高道德自我教育能力是思品教學的根本目的。 大量教學實踐證明,德育是滿足學生的需求、社會的需要,具備服務功能的一門課程。學生思品能力的提 高貫穿于整個德育過程。教者只有在教學中注重思品能力的提高,才能最終體現(xiàn)德育的服務功能。
|
 |
文章標題 |
相關內容 |
|
|
1
|
讓孩子在你的愛心評語中成長
|
讓孩子在你的愛心評語中成長讓孩子在你的愛心評語中成長 評語作為一種定性評價的方法,在我們對學生進行學業(yè)成績和道德行為評價等方面正發(fā)揮出愈來愈重要的作用,評語的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
|
詳細
|
|
2
|
嘗試一下“偷懶”的滋味
|
嘗試一下“偷懶”的滋味 嘗試一下“偷懶”的滋味
|
詳細
|
|
3
|
發(fā)現(xiàn)身邊的新榜樣
|
發(fā)現(xiàn)身邊的新榜樣發(fā)現(xiàn)身邊的新榜樣 &nbs....
|
詳細
|
|
4
|
在新課程背景下對師生關系的新認識
|
在新課程背景下對師生關系的新認識在新課程背景下對師生關系的新認識 ——樹立新....
|
詳細
|
|
5
|
養(yǎng)成教育是中學德育工作重要的一環(huán)
|
養(yǎng)成教育是中學德育工作重要的一環(huán) 養(yǎng)成教育是中學德育工作重要的一環(huán) 蘇州市吳中區(qū)甪直中學 方周明 主題詞:養(yǎng)成教育 中學德育工作 重要一環(huán) 《中學德育大綱》確定的中學德育工....
|
詳細
|
|
6
|
芻議陶行知德育思想的現(xiàn)代價值
|
芻議陶行知德育思想的現(xiàn)代價值芻議陶行知德育思想的現(xiàn)代價值 蘇州市吳中區(qū)甪直中學 方周明 二十世紀上半葉,我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方面批判繼承了我國道德教育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另一方面吸收融化了西方現(xiàn)代德育的先進理念,并....
|
詳細
|
|
7
|
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整合德育資源
|
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整合德育資源芙蓉區(qū)雙新小學:戴洪林 有古語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還有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叫作《孟母三遷》。在大家都關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今天,我們能否從中悟到一點什么呢?我認為,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對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質....
|
詳細
|
|
8
|
教育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
教育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教育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從葉圣陶先生有關理論看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蘇州市吳中區(qū)甪直中學 方周明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十分重視少年兒童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他認為教育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此,葉圣陶....
|
詳細
|
|
9
|
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途徑初探
|
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途徑初探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途徑初探 蘇州市吳中區(qū)甪直中學 方周明 創(chuàng)新能力是人們發(fā)現(xiàn)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創(chuàng)造新事物的能力。江澤民總書記在1995年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指出:"創(chuàng)新能力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fā)達....
|
詳細
|
|
10
|
素質教育呼喚良性的師生關系
|
素質教育呼喚良性的師生關系素質教育呼喚良性的師生關系 蘇州市吳中區(qū)甪直中學 方周明 二十一世紀的教育應以全面發(fā)展人的潛能,提高人的素質為本。因此,虛實教育也應運而生。教育師人類認識、改造社會的高級活動。它的實施者是人,教育對象是人,評價者也....
|
詳細
|
| 473條記錄 1/48頁 第頁 [首頁] [上頁] [下頁] [末頁] |
注意:網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教學論文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