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興趣教學探究
理想的地理教學應該是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同步發(fā)展的過程。在眾多的非智力因素中 ,興趣是學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礎 :是學生探求知識、促進思維發(fā)展的巨大動力。因此 ,興趣這一非智力因素 ,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特別是高考取消地理科以后 ,地理課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各種教學手段 ,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尤為重要。我在地理教學中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fā) ,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嘗試。 1 精心開篇 ,誘發(fā)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開篇它雖不是課的正文 ,但卻直接關系到學生對新課學習的興趣。處理得好 ,即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不可忽視。如在講授“時區(qū)和日界線 ”一課時 ,我先簡單地講了一個小故事 : 5月 8日 9點多 ,一位老太太憑著一張中獎 8000美元的彩票在太平洋馬紹爾群島的花旗銀行要求兌現 ,遭到銀行拒絕。因為按票面規(guī)定 ,中獎領款日期是 5月 7日 ,老太太痛惜不已。這時一位中年人對老太太說 :“這張廢票 3000美元賣給我吧 ”。老太太心里想 ,這張廢票反正無用處 ,也就同意了。中年人拿著廢票馬上乘飛機從馬紹爾機場飛往檀香山 , 1小時后飛機降落在檀香山機場 ,這時當地時間是 5月 7日 11時。中年人以 3000美元買到的中獎彩票一下飛機就向檀香山花旗銀行領取 8000美元。死票復活 ,這是怎么回事 ? 上飛機明明是 5 月 8日 ,怎么下飛機變成了 5月 7日 ,難道時光可以逆轉 ? 今天這節(jié)課 ,我們就是要揭開這個奧秘。經過這樣的導入 ,一下子就誘發(fā)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 ,課堂處于活躍的氣氛之中 ,教學效果良好。 2 運用趣味性教學 ,激發(fā)學生興趣 中學地理是一門富饒趣味的學科 ,它包羅萬象 ,知識面廣 ,課上的生動有趣 ,能使學生精神振奮 ,從而感召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我在講解內蒙古大草原遼闊的牧區(qū)時 ,用歌詞“藍藍的天上白云飄 ,白云下面馬兒跑 ,揮動鞭兒響四方 ,百鳥齊歌唱 ”,還有“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的優(yōu)美詞句 ,無形中把學生引進了內蒙古大草原的地理境界中去。又如 ,用毛主席的“一山飛峙大江邊 ,躍上蔥蘢四百旋 ”的兩句詩 ,以及李白所寫的“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描寫廬山挺拔險峻 ,峽谷瀑布的秀麗風景 ;用唐代詩人李白的“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的兩句詩 ,描繪長江三峽河段山高谷深 ,坡陡流急的水系特征 ;用“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兩句詩 ,來形象逼真地描述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春末夏初梅雨的天氣特色等等。都能把學生帶到詩的意境之中 ,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同時 ,如果選擇有地理性 ,趣味性的地理諺語穿插在教材的講授過程中 ,可以活躍課堂氣氛 ,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我引用“雷打未驚蟄 ,雨水四十日 ”的天氣諺語來幫助學生理解我國東南部地區(qū)季風活動和鋒面雨帶的形成規(guī)律 ,引起學生的豐富聯想 ,使獲得知識更為鞏固 ;又如用“天無三日晴 ,地無三尺平 ”這一句地理諺語 ,概括了昆明準靜止鋒以東地區(qū)的陰雨冷濕的氣候和崎嶇起伏的高原地形。類似這樣的短詩斷句 ,地理諺語不勝枚舉 ,在熟悉教材的基礎上 ,如果引用得當 ,可以大大加深和擴大學生的地理知識領域 ,激發(fā)學生思維 ,使他們能獲得牢固而深刻的地理知識。 3 巧用成語教學 ,助長學生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 ,恰當地使用成語 ,會頓時課堂生輝 ,助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我講到南極洲水雪覆蓋的大陸時 ,引用了“冰凍三尺 ,非一日之寒 ”,來說明南極洲厚厚冰層的形成原因。在學習東亞時 ,形容日本與我國的位置是“一衣帶水 ”的近鄰 ,與朝鮮是“山水相連 ”“唇齒相依 ”。北歐與我國青藏高原地區(qū)湖泊眾多 ,可形容是“星羅棋布 ”。用“滴水穿石 ”來說明流水的侵蝕作用就比較恰當。沙漠地區(qū)的風力搬運作用可用“飛沙走石 ”“天昏地暗 ”來比喻。在學習地下水潛水時 ,可提出“井水不犯河水 ”的成語在科學上是否可能。對自然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可提出采取“殺雞取卵 ”的做法是否可行。在學習農業(yè)生產時 ,對于集約經營可用“精耕細作 ”來說明 ,對于粗放經營可用“廣種薄收 ”來表達。南極洲有豐富的淡水資源 ———冰川 ,但冰川的利用對人們來說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在學習我國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分布時 ,可說明我國幾個“名不副實 ”的礦產地 ,即甘肅金昌產鎳 ,甘肅白銀產銅 ,青海錫鐵山產鉛鋅 ,貴州銅仁產汞 ,湖南錫礦山產銻 ,這樣描述使學生產生興趣 ,印象深刻。 4 利用教材插圖 ,啟迪學生興趣 插圖教學 ,生動形象 ,寓意深刻 ,其味無窮 ,易啟迪學生濃厚的興趣和積極的思考。例如在講水資源利用問題時 ,我選了一幅叫做《宇宙乞兒 》的插圖。畫面上地球伸出兩只手 ,哀求道 :“請施舍點水給我吧 !”然后讓學生思考 :這幅畫說明了什么 ? 為什么會產生這種現象 ? 并引導學生分析回答。綜上所述 ,興趣作為一種教學手段 ,不僅能使學生積極地、能動地、自覺地從事學習 ,而且能起著開發(fā)學生潛力的作用。通過激發(fā)、引導學生的興趣 ,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整個教學的全過程 ,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形成教與學的良性循環(huán) ,從而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