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拋錨式的地理教學方法
更多內容源自3edu幼兒 新課改中倡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理念,在教學中嘗試綜合利用各種教學手段聯(lián)系生產、生活中的地理現(xiàn)象,以拋錨式的教學方法來組織課堂教學,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邊緣學科,現(xiàn)行教材越來越重視闡述人地關系這一主題,增強了它的趣味性和實用性,但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常常需要將具有時空和地域因素的復雜事物表示出來。新課改中倡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理念,在教學中嘗試綜合利用各種教學手段聯(lián)系生產、生活中的地理現(xiàn)象,以拋錨式的教學方法來組織課堂教學,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首先,從生活實際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的興趣是學生勤奮學習、發(fā)展智能的最主要的動力。學生對學習材料的興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感到輕松、愉快,學生能夠迅速地掌握新知識,并對新的知識有著較為深入的理解。地理是一門與人類生活、生產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并且具有很強的實用性的一門學科,這也是地理區(qū)別于其它學科的一個重要的特點。在我們的生產生活中必然和地理環(huán)境之間存在著重要的密切關系,這種聯(lián)系正是學生最關心、最感興趣的內容。在地理教學中能夠從生活實際入手,將所學習的理論與學生感興趣的具體實際相結合起來,深入挖掘生產、生活實際與所學理論的聯(lián)系,使學生從真正意義上理解所學的理論和能夠運用于具體的生活和生產實際。如在高一年上冊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一節(jié)中,可在上課時先利用談話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回憶一周來的天氣變化,使學生對天氣的變化的原因產生興趣,然后再提出“為什么這一周來天氣會發(fā)生這樣的變化?”這一問題。這樣既可以使得整個課堂氣氛輕松、活躍,同時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確定探究主題,進行拋錨式的探究教學活動。 學生對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之后,接下來最關鍵的就是要如果組織好課堂的學習,做到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進行自主、探究式的合作學習;在拋錨式課堂教學中,首先根據教學內容確立某個探究主題,接著根據探究主題在相關的實際情境中確定某個真實事件或真實問題作為“錨”拋出,用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探索精神,再通過討論,把對有關教學內容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最終進行意義建構。當學生在情景創(chuàng)設部分初步形成了探究欲望之后,在這部分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把教學目標題目化,確定探究主題,即教師在這里“拋錨”,學生選擇“錨”所固定的探究主題來進行分小組學習,協(xié)作、討論,最后得出結論。在這整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再是像以前“灌輸式”的教學,而是充當學生自主學習的“幫助者”和“引導者”。如在工業(yè)區(qū)位選擇教學時,可先對侖倉地區(qū)的“水暖城”和水頭地區(qū)“家具城”作一些簡要的介紹,形成兩個探究主題,即“水暖城”的區(qū)位因素分析和“家具城”的區(qū)位因素分析。學生在自由選擇了探究主題以后,可以自主地學習,獲取信息,也可以讓他們利用課余時間在網絡上查閱相關資料,獲取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在學習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無法單獨解決的困難,這時同學們可以通過相互交流和討論,協(xié)作學習來解決問題。在各組基本完成對專題的探究之后,由教師組織進行發(fā)言交流,同組其它同學可以進行適當的補充和說明。老師在組織交流過程中進行適時的引導。在這一過程讓學生始終位于主體位置,充分發(fā)揮其主體作用。 再次,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優(yōu)化課堂效果。 在地理教學中就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和精心選擇恰當、新穎的圖,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使他們產生想象和情感活動,使單調沉悶的課堂氣氛生動活潑,進而收到良好的效果,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應用多媒體技術的教育是現(xiàn)代化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之一,多媒體的動畫效果可以使枯燥的知識趣味化,從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誘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造成愉快接受知識的心態(tài),最后達到滿意的效果。利用多媒體對一些現(xiàn)象進行模擬,把抽象的東西形象化,讓學生更容易理解這些現(xiàn)象的發(fā)展變化過程,不僅如此還可以大大節(jié)省課堂教學的時間,達到優(yōu)化課堂的效果。當然對于多媒體既要充分利用,又要合理利用,不要把多媒體理解成為代替板書的工具,更不能一味地演示課件而忽略了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及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圖的形式多種多樣,內容豐富多彩,圖的精選和正確地引導學生讀圖在地理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可把抽象的內容直觀化、形象化,起到語言文字難以表述的作用。而且這在另一層面上又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看圖、讀圖、分析圖內內容的能力。 最后,進行適當的評價和總結。 在學生自主學習之后,由于學生的觀點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師要對學生的各種觀點進行比較和評價,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事物的共同屬性和個別特征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同時還要解決學生存在的一些問題,充分發(fā)揮對“幫助者”和“指導者”的作用,促進學生的學習。最后還要為學生理清思路,進行適當的總結。在總結過程中要注意學生思維的邏輯過渡和保持高度的科學性,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地理知識,使他們認識地理事物和現(xiàn)象的內在聯(lián)系及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從而更加系統(tǒng)地深刻地理解知識,并能夠將所學的知識加以靈活的運用。 更多內容源自3edu幼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