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請輸入關鍵字:
淺談思考題解題策略
淺談思考題解題策略 作為課堂教學內容延伸和補充的思考題,在義務教育教材中占有相當的比例。由于它形式多樣,具有一定 的綜合性,因而學生在解答時感到棘手。怎樣才能正確解答思考題呢?筆者認為應通過對學生進行解題策略的 訓練,強化學生策略意識,提高他們靈活解題的能力。下面談談解答思考題常用的九種解題策略。 一、以退求進的策略 將復雜的問題先退到簡單特殊的問題,通過分析研究,找出一般規(guī)律,然后用得出的一般規(guī)律去指導問題 的解答。 例1.用3、4、5、6、7、8六個數字組成兩個三位數,使這兩個數的積最大,應怎樣排列?(第七冊62頁) □□□ × □□□ ────── 這道題若盲目拼湊,不但費時費力,也不易得出正確答案。在解題時可引導學生先退回來研究與例題相類 似,但計算較容易的特殊情形。如:“用1、2、3、4四個數字組成兩個兩位數,使兩個數的乘積最大,應怎樣 排列?”要使兩個因數的乘積最大,顯然較大的數應填在十位上,這樣得到41×32和42×31兩種可能性。通過 計算可知:41×32=1312,42×31=1302,41和32的乘積較大,符合條件。經過比較發(fā)現:41-32〈42-31, 引導學生概括出解題規(guī)律:(1 )較大的數應填在最高位;(2)較小的數與較大的數搭配寫;(3)所組成的 兩個數的差應最小。根據這一規(guī)律,再回過頭來解答原題就較為容易:把6 個數字分為三組,8和7為較大數, 應填在兩個因數的百位上;6和5為中間數組,填在兩個因數的十位上;4和3為較小數,應填在兩個因數的個位 上。采用小數與大數搭配的方法,使所組成的兩個數的差最小,從而得到“853 ×764”的乘積最大。因此符合 題目條件的兩個數應如右圖排列。 (附圖 {圖}) 二、逐步排除的策略 根據題意,把所有不符合條件的結論逐一排除,剩下的即是所要求的答案。 例2. 1號、2號、3號、4號運動員取得了運動會800 米賽跑的前四名。小記者采訪他們各自的名次。1號說 :“3號在我的前面沖向終點!绷硪粋得第3名的運動員說:“1號不是第4名。 ”小裁判說:“他們的號碼與 他們的名次都不相同!蹦阒浪麄兊拿螁?(第六冊66頁) 根據1號運動員所說:“3號在我前面沖向終點。”說明1 號不是第1名。又因為另一個得第3名的說:“1號 不是第4名。”說明1 號不是第3名,也不是第4名,則1號只能是第2名。由于3號在1號前面沖向終點,可知3號 是第1名。再根據他們的號碼與他們的名次都不一樣,可知4 號是第3名,2號是第4名。所以他們的名次排列是 :3號獲得第1名,1號獲第2名,4號是第3名,2號得第4名。 三、尋求對應的策略 有些題目中的數量關系存在著對應關系,只要找到這一對應關系,就可以尋求出解題途徑。 例3.用一個杯子向一個空瓶倒水。如果倒進3杯水,連瓶共重440克。如果倒進5杯水,連瓶共重600克。想 一想,一杯水和一個空瓶各重多少?(第六冊117頁) 從題意可知,一杯水和空瓶的重量是固定的。當倒進3杯水時, 連瓶共重440克;當倒進5杯水時,連瓶共 重600克。重量之所以會增加,是因為多倒進了兩杯水。因此,兩次倒進水后的重量差(600-440)與兩次倒進 水的杯數差(5-3)是相對應的。尋找出這一對應關系,則不難求出一杯水的重量是:(600-440)÷(5-3 )=80(克)?掌康闹亓渴牵440-80×3=200(克),或600-80×5=200(克)。 四、等分探求的策略 一些幾何圖形直接看去似乎難以計算出結果,但如畫出適當的輔助線,將圖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就很容易 得出正確答案。 例4.仔細觀察圖(1),說出圖中陰影部分占大正方形的幾分之幾?(第五冊127頁第(1)小題) (附圖 {圖}) 根據圖形特點,在圖中陰影正方形中畫出兩條對角線,將圖形平均分成八等分,如圖(2)所示。 從圖中 我們可以清楚看出陰影部分占大 4 1 正方形的─或─。 8 2 五、列表求解的策略 借助圖表形象性強的特點分析數據,發(fā)現和歸納出計算規(guī)律,從而能使問題獲解。 例5.經過兩個點可畫一直線,經過三個點最多可以畫3條,經過4個點呢?5個點呢?6個點呢?……你發(fā)現 了什么規(guī)律? 點數 2 3 4 5 6 ...... 條數 經過7個點,最多可以畫幾條直線?(第五冊126頁) 教學時,可引導學生充分討論,展開想象,動手試畫,分析點數與所畫直線條數之間的關系,并將有關數 據對應列表,從中發(fā)現規(guī)律,找出所求答案。 點數 最多可畫直線條數 規(guī) 律 2 1 2×(2-1)÷2 3 3 3×(3-1)÷2 4 6 4×(4-1)÷2 5 10 5×(5-1)÷2 6 15 6×(6-1)÷2 ... ... ... 從上表可發(fā)現以下規(guī)律:點數與點數減1 的乘積的一半就是所給點最多能畫出直線的條數。利用這一規(guī)律 可求出經過7 個點最多可畫直線7×(7-1)÷2=21(條)。 六、逆向分析的策略
|
 |
文章標題 |
相關內容 |
|
1
|
將數學融入生活 培養(yǎng)解決問題能力
|
將數學融入生活 培養(yǎng)解決問題能力將數學融入生活 培養(yǎng)解決問題能力 育才學校 程翊 我以為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教師過于重視數學知識的教學,而很少關注這些數學知識和學生的....
|
詳細
|
2
|
運用計算機優(yōu)化數學課堂教學
|
運用計算機優(yōu)化數學課堂教學運用計算機優(yōu)化數學課堂教學 充分體現素質教育 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qū)育才小學 程翊 “課堂教學是 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把握好40分鐘對學生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教師要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必須考慮影響學習....
|
詳細
|
3
|
一次作業(yè)評講中的研究性學習
|
一次作業(yè)評講中的研究性學習 一次作業(yè)評講中的研究性學習
|
詳細
|
4
|
平行四邊形的識別的進一步探索
|
平行四邊形的識別的進一步探索 平行四邊形的識別的進一步探索
|
詳細
|
5
|
數學學習中的“讀、聽、講、寫、用”
|
數學學習中的“讀、聽、講、寫、用”數學學習中的“讀、聽、講、寫、用” 河南 郝一名 現代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認為,知識并不能簡單地由教師或其他人傳授給學生,而只能由每個學生依據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地加以建構;同時,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論及自....
|
詳細
|
6
|
數學課堂生活化
|
數學課堂生活化 數學課堂生活化
|
詳細
|
7
|
課堂改革與數學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
|
課堂改革與數學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課堂改革與數學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 河南省林州市第三小學 李海利 456550
創(chuàng)新教育已成為當今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和實驗的一個重要課題。江澤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識創(chuàng)新,....
|
詳細
|
8
|
數學作業(yè)批改中巧用評語
|
數學作業(yè)批改中巧用評語 對數學作業(yè)的批改,我們習慣于用“√”“×”來評判正誤,采用百分制量分。此法在評價學生學習成績,判斷解題正誤,比較學習差異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勵性,評價結果帶有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評價一個學生的基本素....
|
詳細
|
9
|
改革課堂教學與數學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
|
改革課堂教學與數學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 創(chuàng)新教育已成為當今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和實驗的一個重要課題。江澤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識創(chuàng)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人才的搖籃。就學校教育而言,數學教育是創(chuàng)新教育的主陣地之一,因此在數學教學中開....
|
詳細
|
10
|
走出數學教學中的四大誤區(qū)
|
走出數學教學中的四大誤區(qū)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形成了許多具有教學特色的優(yōu)質課堂教學,然而實踐證明其實際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發(fā)現其根源就在于這些教學過程中及考后的處理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誤區(qū),從而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下面我就淺....
|
詳細
|
1325條記錄 1/133頁 第頁 [首頁] [上頁] [下頁] [末頁] |
注意:網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教學論文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