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請輸入關鍵字:
學會做教師
學會做教師 學會做教師“求比一個數少(多)幾的數”的教學片斷及反思湖南省桃源縣泥窩潭鄉(xiāng)中心小學 周世慶 劉振華老師在《人民教育》2004.10期撰文《為什么不會做教師了》,深刻反思在新課程背景下我們廣大一線教師的茫然與困惑。推行素質教育,落實新課程理念,我們相當一部分教師以為:課堂展示了淺層次的學生自主學習、開展了小組合作,進行了探究,熱熱鬧鬧風光無限的課堂教學似乎就是落實了新課程理念。我們少數教師觀摩、學習新課程教改實驗課時,常常這樣想,有了新教材,套用現成的教學模式,課程改革自然水到水渠成。無需專家、學者、實驗教師研討再研討,實驗再實驗。似乎新教材一到,新課程實施便可揚帆啟程,一泄千里。而當新教材確確實實在展現在我們面前時,第一個反應是:怎么備課!短短的“拼一拼” “擺一擺” “做一做”,一、兩個活動就是一節(jié)課!走進課堂,發(fā)現教了幾十年書的自己竟不會上課了。無怪乎,我們的教師,特別是使用新教材的教師(一、二年級已全部使用新教材)感嘆:“不會做教師了”。這里不會做教師的原因與表象,劉振華老師已經作了深入剖析,無須贅言,現就兩則同一內容的教學片斷呈現給大家,與各位同行交流反思。教學內容背景: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二冊“兩位數減兩位數”例4片斷一:課題: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該課題是教者自己確定的課題,值得商榷!空n件出示例4(圖),讀題。師:第一個人有什么想法?第二個人有什么想法?生答。(復述圖中人物對話)略師相機板書二(1)班16面紅旗師:小朋友,你們可以提出什么問題?【教者試圖讓學生發(fā)現數學問題,提出數學問題,實際上學生并沒動腦,積極參與!可憾2)班有多少面紅旗?(教師板書,把問題補充完整。)師:(指點圖,比較二(1)班和二(2)班的紅旗),二(2)班比二(1)班少3面紅旗怎么算呢?生:16-3師:對,說得好,今天我們就是要學習“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教師板書課題。師:大家算一算16-3=?學生很快得出答案16-3=13(面)師:(再次指導看圖)你們還能像這樣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師以范例為例,誘導學生提出“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的問題,并補充完整)生(1): 四(1)班比二(2)班多多少面小紅旗?生(2):三(1)班比二(1)班少2面小紅旗,三(1)班有多少面紅旗?師:對生(1)的問題略作講解,重點講解生(2)的列式,計算!窘陶咴噲D緊扣本章內容:退位減法,鞏固“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用減法這一概念,但學生的思維被老師牽著走,被動地接受。思維局限于大數減小數。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求異思維被拒之于門外!康诙,筆者特意走進別一間二年級教室,聽了另一位數學教師上這同一內容的課。點擊屏幕,出示例4,理解題意思。1、學生看圖 。 2、同桌交流(跟同桌說說這幅圖是什么意思)。3、師指導看圖。師:你想知道哪些問題。生(1):二(2)班得了多少面紅旗?……(師中斷該生發(fā)言,板書生(1)的問題)師:二(2)班與二(1)班從圖上看有什么關系?生答,師相機將題目補充完整,并在“少”字下面作著重記號“ ”。二(1)班得了16面小紅旗,二(2)班比二(1)班少3面。 1、學生嘗試獨立完成。2、學生匯報交流16-3=?師:為什么用減法?(啟發(fā)學生)課堂一片靜默,忽然一學生站起來答曰:“書上寫的”師:那你抄的書上的?【這一細節(jié)是我們絕不能忽視的,首先是學生觀的問題:尊重和民主的課堂氛圍如何體現;再就是如何對待教材與教師權威,迷信還是審慎?】生(2):二(2)班比二(1)班少 ,有一個“少”字。(師贊許)再現大屏幕師:能不能換一種說法:用比……多……?生:二(1)班比二(2)班多9面師:把題目補充完整。生:二(2)班有多少面紅旗?師:好,怎樣計算呢?請同學們試一試!撅@然,這一環(huán)節(jié),教者要比上一節(jié)課的教者處理得要好,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說法,有助于學生逆向思維的打開】但此后教師鼓勵學生提出的問題,又回到了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少幾的預定方案之中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沒有調動起來,思維還是在老師的暗示框架內排徊。事實上,只要老師稍加點撥,大膽鼓勵。學生明亮的眼睛,活潑的心靈就會驚奇地發(fā)現:原業(yè)還有許多方法,可以用減法,還可以用加法,有的甚至不用計算,一眼就能看出來。反思一:理念 教材 目標1、 形式上體現新課程理念,根子里還是傳統的灌注式教學。兩堂課的教者形式上都采取了:“發(fā)現數學問題——嘗試解決問題——實踐運用”的課堂教學模式。但遺憾的是僅僅走了過場,學生的思維并沒有被打開。無論是教師的點撥還是有意無意的暗示,都向學生傳遞著這樣一個信息: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是減法。好像拓展開了就背離了本堂課的教學重點,完不成預設的教學方案。第二位教者也許是想放開一點,有了“換一種說法”,但也僅僅是青蜓點水式的,平靜的課堂泛起了陣陣漣漪,可惜的是教師并沒有把握機會,乘機推波助浪,掀幾點閃亮的浪花,課堂上又很快恢復了平靜。學生成了等待填裝的容器。這種浮于表面的探究式學習方式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換湯不換藥,還是傳統的灌注式教學,學生并沒有富有個性的獨立思考和感悟。在“第二屆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經驗交流會”上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負責人之一,中央民族大學孫曉天教授等專家就多次強調:創(chuàng)造性是教不出來的,只能靠學生悟出來。我們只有放手讓學生觀察、實驗、操作、比較、思考、質疑、交流,關注學生知識形成的過程與方法。這樣我們才能為社會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人才。2樹立正確的教材觀,“教教材”還是“用教材”。新教材的編排、選取素材體現了“數學生活化,選題開放化”新課程理念。但從這兩個教學片斷我們可以看出,兩位教者并沒有達成編者的意圖。首先從課題來看,這兩位教者都定位于“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雖然例4的教學安排在“兩位數減兩位數”這一章節(jié)中,在提倡算法多樣化、個性化的今天,這樣的命題顯然有明顯的不足。可以是求比一個數多,也可求比一個數少,還可以直觀比較,直接得出結論。因而我認為如果要給該堂課定一個課題的話,至少可以這樣定位:求比一個數少(多)幾的數。故而,筆者在確定本篇的題目時在教者的課題基礎上加上了(多)字。新教材圖文并茂,貼近學生生活,我們只有深鉆教材,才能不囿泥于教材,創(chuàng)造性地用好教材。如果連教材都沒看懂,創(chuàng)造性的用好教材那就更無從談起了。3、雙基固然重要,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如何體現。我們教師對待學生不僅僅是教書,更重要的是教人。我們不少教師教學重雙基,輕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更是可有可無。教材例4的素材選取可以說是貼近學生生活的,體現了“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數學化”這一課程理念!靶l(wèi)生評比”在多數學校都在施行,學生并不陌生。如何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生活中,在學數學的過程中融入對學生的班集體榮譽感等思想教育?梢哉f這兩位教師都忽視了,或者說重視得不夠,整堂課40分鐘師生的價值指向都是:為什么用減法,怎么計算,都是圍繞著鞏固雙基來進行,關注學生概念形成的結果和計算的準確,學生知識的建構過程和方法簡單直接。如何用好教材,在教學中滲透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讓學生體驗數學的樂趣,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讓學生感覺數學不再是枯燥無味的數學符號的演算,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達到“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又帶著更多的問題走出課堂”。產生自覺地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同時結合數學學科特點滲透思想道德教育。課堂教學要重視雙基,更要重視三維目標的整合。反思二:學習 實踐 成長新一輪課堂改革已經在全國如火如荼地展開,新課程的實施已不再是遙遠的童話,如今已切切實實地擺在我們面前。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已經在此走不通了,如何合理使用新教材,發(fā)掘新教材,體現新課程理念,是我們廣大教師在新課程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我認為我們教師必須踏踏實實地坐下來,靜心學習、實踐,與學生一道成長。學習:“學習決定眼光,學習決定態(tài)度,學習決定思想的深度和技術的高度”“學習是生命盎然的源泉”[摘自《人民教育》2004.10《學習:學校發(fā)展的源動力》]。我們小學教師,特別是農村小學教師必須要加強學習,對待學習我們必須擺正幾個觀點。1、重新詮釋“敬業(yè)精神”。“勤勤懇懇,一生都站在講臺上”是敬業(yè),但不等于高質量的敬業(yè)。我們小學教師確實很辛苦。特別是農村小學教師,由于教師編制、班額的限制,大部分教師一個學期的備課厚厚的教案本是五、六本,甚至十幾本,碼起來厚厚的一疊,除了上課就是在埋頭趕寫教案,少有空閑。但沒有學習,哪能站得高,望得遠,沒有學習,哪能真正轉變觀念。觀念的更新決定了你的教學態(tài)度和方法,所以,請我們的教師暫緩勿勿奔向教室的腳步,放下手中趕寫教案的鋼筆。靜下心來——學習。俗語:“磨刀不誤砍柴功”只有融入了“學習”的敬業(yè)才是真正的敬業(yè)。2、重視校本培訓。能夠走出去聆聽專家講座,感臨優(yōu)秀教師的示范課,無疑是我們學習、成長的好機會、好方式。但大多數的農村小學教師都走出去是不現實的。因而我們教師必須重視校本培訓,F代信息技術高度發(fā)達的今天,為我們校本培訓提供了有利條件:遠程教育的推廣,互聯網的普及,教學實錄光盤,有文本的,有電子的,這為我們拉近了與外界的聯系。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可以足不出校,就可以了解教改最新動態(tài),欣賞頂級優(yōu)秀教師的風采。當然,學校也要從實際出發(fā),從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出發(fā),確定學習、研究的內容、方向,建立學習機制,讓我們的教師有時間、有責任,主動積極參與校本培訓之中。實踐:實踐也是一種學習的延伸。沒有實踐就沒有創(chuàng)新,沒有實踐的教學改革只能是紙上談兵。因而,我們教師在學習的同時,要善于把學到的知識、理論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去。也可以從模仿、移植開始,再到創(chuàng)新,從而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使用了十幾、幾十年了的老模式、老方法對于學生、家長,甚至教師本人也許還不適應,這并不奇怪。但我們要堅信:老路已經走不通了,必須要換條路徑,改革才有生命力。在實踐中,我們要善于反思,反思每一堂課的成敗。把握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是我們反思自己教學行為的根本出發(fā)點。(預定的教學方案必須根據課堂學生實際不斷調整),只有實踐了,并且不斷地在反思中調整我們的實踐,這才是有效的實踐。成長:教與學是緊密聯系,動態(tài)生成的,故而無論你是剛剛踏上講臺的年青教師,還是即將離開講臺的老年教師,面對一個個鮮活的個性各異的學生個體。我們的知識積累,教學觀念,教學風格也就無疑需要不斷進步,應該伴隨著學生的成長而不斷成長。 我相信,只要我們教師找準自己的癥結所在,轉變觀念,勤于學習,努力實踐,與時俱進,我們一定會在新課改的浪潮中成長起來,學會做一名教師,并且做一名好教師。
|
 |
文章標題 |
相關內容 |
|
1
|
將數學融入生活 培養(yǎng)解決問題能力
|
將數學融入生活 培養(yǎng)解決問題能力將數學融入生活 培養(yǎng)解決問題能力 育才學校 程翊 我以為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教師過于重視數學知識的教學,而很少關注這些數學知識和學生的....
|
詳細
|
2
|
運用計算機優(yōu)化數學課堂教學
|
運用計算機優(yōu)化數學課堂教學運用計算機優(yōu)化數學課堂教學 充分體現素質教育 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qū)育才小學 程翊 “課堂教學是 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把握好40分鐘對學生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教師要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必須考慮影響學習....
|
詳細
|
3
|
一次作業(yè)評講中的研究性學習
|
一次作業(yè)評講中的研究性學習 一次作業(yè)評講中的研究性學習
|
詳細
|
4
|
平行四邊形的識別的進一步探索
|
平行四邊形的識別的進一步探索 平行四邊形的識別的進一步探索
|
詳細
|
5
|
數學學習中的“讀、聽、講、寫、用”
|
數學學習中的“讀、聽、講、寫、用”數學學習中的“讀、聽、講、寫、用” 河南 郝一名 現代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認為,知識并不能簡單地由教師或其他人傳授給學生,而只能由每個學生依據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地加以建構;同時,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論及自....
|
詳細
|
6
|
數學課堂生活化
|
數學課堂生活化 數學課堂生活化
|
詳細
|
7
|
課堂改革與數學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
|
課堂改革與數學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課堂改革與數學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 河南省林州市第三小學 李海利 456550
創(chuàng)新教育已成為當今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和實驗的一個重要課題。江澤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識創(chuàng)新,....
|
詳細
|
8
|
數學作業(yè)批改中巧用評語
|
數學作業(yè)批改中巧用評語 對數學作業(yè)的批改,我們習慣于用“√”“×”來評判正誤,采用百分制量分。此法在評價學生學習成績,判斷解題正誤,比較學習差異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勵性,評價結果帶有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評價一個學生的基本素....
|
詳細
|
9
|
改革課堂教學與數學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
|
改革課堂教學與數學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 創(chuàng)新教育已成為當今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和實驗的一個重要課題。江澤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識創(chuàng)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人才的搖籃。就學校教育而言,數學教育是創(chuàng)新教育的主陣地之一,因此在數學教學中開....
|
詳細
|
10
|
走出數學教學中的四大誤區(qū)
|
走出數學教學中的四大誤區(qū)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形成了許多具有教學特色的優(yōu)質課堂教學,然而實踐證明其實際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發(fā)現其根源就在于這些教學過程中及考后的處理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誤區(qū),從而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下面我就淺....
|
詳細
|
1325條記錄 1/133頁 第頁 [首頁] [上頁] [下頁] [末頁] |
注意:網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教學論文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