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請輸入關鍵字:
論新課改下的古詩文教學
論新課改下的古詩文教學 [內容摘要]在文學的殿堂里,詩歌是最美的奇葩。是中國燦爛文化遺產中的瑰寶,是人文教育和語言文字學習的豐富資源。詩歌鑒賞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都有很大作用。為此,我們要適應新課改的要求,以學生為主體,通過融情于讀、以猜代講、創(chuàng)新寫作的方法,調動學生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使古詩文的教學充滿活力。 [正文] 在文學的殿堂里,詩歌是最美的奇葩。是中國燦爛文化遺產中的瑰寶,是人文教育和語言文字學習的豐富資源。詩歌鑒賞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都有很大作用。作為新時期的一名教師,讓學生輕松、愉快的感受古詩文的魅力,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而新課程理念的滲透和實施又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想,在詩歌教學中,語文老師假如能針對文本資料安排朗讀,運用一些創(chuàng)新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以調動學生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應該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的最好契機。 下面,我就談一談自己在新課改中古詩文教學的一點措施: 一、融情于讀 讀是學習文本的最直接的方式。詩的情感、詩的語境、詩的意象無一不是讀出來的,讀的過程其實也就是學生自主 學習 的另一種形式,而且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也能引導學生思考討論一些有價值的 問題。 詩歌的節(jié)奏感較強,這些節(jié)奏往往是詩人心境的體現(xiàn),明快的節(jié)奏,往往表現(xiàn)作者輕松的心情;急促的節(jié)奏往往表現(xiàn)作者昂揚的情緒;低沉的節(jié)奏,則大都表現(xiàn)為悲哀的情調。而詩歌與音樂又有著與生俱來的緣分,所以不妨把音樂引進來。 在學生進入詩的意境后來一段配樂朗誦(當然音樂的選擇十分重要),以此把學生帶入詩人的情感世界,與詩人同悲同喜,使詩人的情感 自然 地輻射到朗讀者的情感之中。可以讓學生伴樂誦讀,也可以充分利用音樂的魅力,讓學生把自己對詩句意思的理解變成美麗的畫面,透過畫面領悟到詩人寄托的情感,并在一首首樂曲里提升為對文化的傾慕和敬重。 話來說這就是“感之于外,受之于內”。而詩歌更以其細膩含蓄的情感見長,這更需要引導學生憑借自己的知識,情感去體驗去品味。這種感受是非常精細、微妙的。因此需要給學生以足夠的時間去品味,去感受,去咀嚼,甚至反復體驗。 二、以講為輔,畫龍點睛 1、粗講 優(yōu)秀的中國古詩,語言精練,意蘊含蓄,意境深遠,講究平仄,嚴于用韻,格律嚴格,魅力無限。正如19世紀英國著名文藝批評拉斯金說:“每一部偉大作品的精華部分,總是無法把它解釋得很清楚,因為它好,所以它好。”因此教學時,其豐富的意蘊,“言盡而意無窮”的魅力是無法講出來的。如果“貪多務得,細大不捐”,必然貪多嚼不爛,如果不顧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去精講細究,咬文嚼字,必如宋代的教育家張載所說:“始學之人,未必能繼,妄以大道教之,是誣也!北厝皇箤W生食而不化,泯滅了學習的興趣,倒了學習的胃口。那么怎么粗講呢? 2、以“猜”代“講”法 猜是一種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每到“猜”時,同學們總是那么欣欣然。孩子們通過讀,對詩文有了點朦朦朧朧的了解。這時,好勝的孩子們心中產生了強烈的表達愿望。他們想說出自己的感受,但又有點擔心,怕說錯。那么好,我們就來猜一猜。反正是猜,猜錯了又有何妨?這一個“猜”字減輕了孩子們的心理負擔。他們可以自由地訴說,甚至可以憑借自己已有的一點認識大膽地展開想象。例如“不識廬山真面目”,為什么“不識”?有些說是沒去過,有些說是可能霧太大,看不清楚,有些還說他自己站在山里,自然看不清楚了……這些答案,不論是對還是錯,都在時時啟發(fā)引導著學生,使學生始終處于主動探究的精神狀態(tài)。同學們在相互影響下,思維的火花得到了碰撞,部分學生在猜中會有“頓悟”!安隆弊尯⒆觽冊谡n堂中尋找到了自我。整堂課下來,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人。課堂上少了老師的講解,有的只是老師適時的點撥!安隆敝羞蘊含了同學們的想象,包含了同學們的思想。因為學生在猜時,他只有通過讀,憑借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生活經驗取得了聯(lián)系,在頭腦中形成了一定的表象后他們才會去猜。在“猜”中,同學們互受啟發(fā),漸漸走進意境,再配以吟詠體驗,孩子們會被古詩、對聯(lián)中美好的意境所感動。 總之,詩歌教學中講的時機必須依據(jù)學生、詩歌和環(huán)境實際靈活安排,力求讓學生在理解詩意上有豁然開朗之感。 三、創(chuàng)新寫作 新課程強調體驗性學習。怎樣幫助學生感悟詩歌的意境呢?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式。即根據(jù)詩歌內容讓學生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進行片段寫作。這樣,既可檢驗了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又將寫作能力的訓練嵌入其中。如學習毛澤東《沁園春長沙》時,可這樣設計:讓學生設想自己就是當年的毛澤東,長袍寬袖,飽讀詩書,抱著救國救民的滿腔熱情,站在橘子洲頭眺望湘江,此時此刻,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讓學生把這一場景描述出來,要求:1.用第一人稱;2.是有層次的立體的場景;3.有想象和聯(lián)想。然后,再讓學生比較誰說得最有激情,最有氣勢,從而讓學生體驗到偉人的風采。 此外,可開展詩歌朗誦比賽、詩歌習作欣賞等活動,給學生提供展現(xiàn)自己風采的平臺,以促進知識的內化和能力的提高。 總之,古詩作為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藝術,是開啟心靈的 藝術,需要我們進一步去探索。而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更應該讓古詩在孩子心里生根發(fā)芽。因此,教師在詩歌教學時,應帶著“能否上出新理念,如何上出新理念”,轉變教學 方法 ,提高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和能力,在教育的征程上為古詩開辟一片嶄新的天地! 姓名:李永娟 單位:南樂縣職業(yè)中專 電話:13461616186 郵編:457400 E-mail:li_yongjuan1029tom.com
|
 |
文章標題 |
相關內容 |
|
1
|
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寫作素質
|
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寫作素質 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寫作素質 三角中學 趙懷兵 ....
|
詳細
|
2
|
群體中培養(yǎng)學生個體的主體性素質
|
群體中培養(yǎng)學生個體的主體性素質 群體中培養(yǎng)學生個體的主體性素質
|
詳細
|
3
|
讓作文教學早日走出困境
|
讓作文教學早日走出困境 讓作文教學早日走出困境
|
詳細
|
4
|
由模仿到創(chuàng)造的記敘文寫作訓練
|
由模仿到創(chuàng)造的記敘文寫作訓練 由模仿到創(chuàng)造的記敘文寫作訓練
|
詳細
|
5
|
構建分組合作嘗試學習模式 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
構建分組合作嘗試學習模式 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構建分組合作嘗試學習模式 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中山市三角中學 趙懷兵
|
詳細
|
6
|
談語文課設置綜合性學習的意義
|
談語文課設置綜合性學習的意義談語文課設置綜合性學習的意義 作者:未知 談語文課設置綜合性學習的意義及其實施策略 &n....
|
詳細
|
7
|
關于現(xiàn)行人教版語文教材課后練習革新初探
|
關于現(xiàn)行人教版語文教材課后練習革新初探 關于現(xiàn)行人教版語文教材課后練習革新初探作者:未知 摘要:語文學習,除了教師正確把握教學要求之外,學生必須通過一定數(shù)量的練習來消化自己所學的內容,并且使之強化、鞏固,進行有效地遷移,達到內化的目的。但過去的教學往往使“課后練習”這一連接大綱與教材....
|
詳細
|
8
|
語文教學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
|
語文教學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 語文教學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 作者:五蓮縣洪凝初中 朱建賓 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 能力,還要把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貫穿在其中。 ....
|
詳細
|
9
|
重視口頭作文訓練
|
重視口頭作文訓練 重視口頭作文訓練 作者:浙江省臨海市教育局教研室 林一平 提要 從中學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出發(fā),闡述了重視口頭作文訓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而就口頭作文的實踐和方法進行了探討。 如何....
|
詳細
|
10
|
改革高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的三大思路
|
改革高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的三大思路 改革高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的三大思路
北師大二附中 王元華 一、 追求講什么,到追求不講什么 ——反向探求教什么 我們看一篇具體的課文《荷塘月色》。這是必選的傳統(tǒng)課文。 傳統(tǒng)的講....
|
詳細
|
4217條記錄 1/422頁 第頁 [首頁] [上頁] [下頁] [末頁] |
注意:網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教學論文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