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我的課外語文訓練
談談我的課外語文訓練 我們一線的教師,在不斷的探索中,設計了許多教育方式。為促進素質(zhì)教育教學的開展,要有課堂教學方式上的改變和教學模式的改變。尤其是以課外活課內(nèi),注意設計講課及作業(yè)的針對性與靈活性,確確實實讓學生當了課堂主人。 下面列舉我在教學一線的課外“七劍”,為今天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提供幾塊引玉之磚! 1、修改作文:文章不厭百回改。用電腦把要修改的學生的一稿作文顯示在電視屏幕上,讓在屏幕上參與作文的修改,然后講評。再顯示我指導后的修改稿。從選材到立意,從句式,到寫作手法,從標題到題記,從開篇到收尾.可以逐一評說。優(yōu)點缺點,一目了然。全體學生都得到動員,興致勃勃,實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設想,激發(fā)了興趣,提高了能力。 我指導60多篇學生作文刊登在語文天地網(wǎng)“中學生習作空間”、中國作文網(wǎng)。組織參加“中國孩子情感日記比賽”,唐歡茹同學獲得優(yōu)秀獎,并被收錄《愛的教育——中國孩子情感日記》一書。參加全國第六屆“新世紀”征文陳樸同學獲得三等獎。 2、編改劇本:話題作文文體不限,給了考生更大的表現(xiàn)空間。而小品劇更是為大家喜聞樂見。于是以課本為依托,先改編課本劇,再到生活中找素材深入挖掘。讓學生從競選導演演員開始。先讓學生理解導演在演出中的作用,了解導演必須能分析作品中的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征和文章的思想意義。然后由學生對作品的人物和主題的分析,優(yōu)勝劣汰,選出導演。由導演根據(jù)演出需要,選擇角色。最后再進行演出的排練。指導學生注意角色的性格特點來設計對話。 元旦晚會的小品《人蛇情未了》《鄒忌諷齊王納諫》(方言版)《新鴻門宴》《賣拐之后》等,大受同學歡迎,并整理成劇本。 3、山水“聯(lián)”想:用學習對聯(lián)來揣摩、體會、聯(lián)想山水名勝。如聯(lián)想“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穿過花世界,劃破水去天” “八十丈虹晴臥影,一千頃玉碧無瑕”等詩句。我從《風景名勝對聯(lián)三千副》中精選200副。每天上課抄一副,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審美意識,又養(yǎng)成學生煉字煉意的良好習慣。還豐富了同學們的地理旅游知識。 教師在對聯(lián)活動中還要幫學生理解對偶和對仗知識,以及對偶修辭手法的使用。還可穿插與對聯(lián)有關的逸聞趣事。 4、 串詞成句 以互無聯(lián)系的詞語經(jīng)聯(lián)想串聯(lián)成一段有中心有意思的話。一般是讓幾個同學將各自選的詞語(通常是選八個詞,至少用其中六個來串)寫在小紙條上,再匯總到一起。寫在黑板上讓大家來串詞成句。如“無以倫比”“貓妖”“薰衣草”“雪地”“殺氣”“耳朵”“重生”“豁達”“垂釣”。以此為例,來看兩則聯(lián)想短文: (1)美人魚捧著薰衣草,拿著剛炸好的貓耳朵,準備去聽周杰倫的“無與倫比”演唱會。了;路過雪地時,碰見了正在垂釣的貓妖。貓妖看見了美人魚的尾巴。就殺氣騰騰地擋在她面前。美人魚嚇得轉(zhuǎn)身就想跑,一下子把“貓耳朵”掉在地上。貓妖猛地看到自己同類的耳朵都被炸了。嚇得他一溜煙就跑了,一邊跑還一邊慶幸自己的劫后余生。 (2)一天,一個瀟灑的王子在河邊垂釣。突然,他感覺上鉤了。用力一拉,眼前立即一亮:一個無以倫比的美人魚被鉤住了! 正在他驚訝之際,美人魚卻被飛快跑來充滿殺氣的貓妖給搶走了,并殺死了王子。 這時美人魚氣急了,趁其不備,咔嚓一口咬掉了貓妖的貓耳朵。貓妖疼地嗷嗷直叫。美人魚躍過雪地找到了王子。對他深深地一吻,王子竟奇跡般地復活了。從此王子和美人魚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5、辯論賽場:可以促使積累整理名人名言,論據(jù)及論辯方法的學習?梢远嗔私獬晒θ耸康纳绞论E。我利用網(wǎng)絡組織學生查找相關資料、小組討論梳理、學習辯論基礎知識、競賽規(guī)則、戰(zhàn)略戰(zhàn)術、觀看辯論實況錄象等。 經(jīng)過準備就“人為自己還是為別人活著快樂”“個人命運由自己還是社會掌握”“比爾比保爾誰更有價值”辯題等展開辯論。還拍攝下來,刻成光盤,以便賽后,揚長避短,品頭論足。 6古韻新香:大膽嘗試古詩文寫作。近幾年,大量的考場作文選用文言的形式,如<<赤兔之死>>,<<轉(zhuǎn)折>>等,還有重慶的考生在作文里填詞如<<詩人明月黃花>>里的分別懷念蘇東坡和李清照的<<浪淘沙>><<南樓令>>等。因而,針對有些同學的興趣與基礎,指導文言寫作。如<<七步詩選>> <<陳情表>> <<故事新編>>(文言版)等。 7、復述故事:由學生上講臺講故事,每人時間三分鐘到五分鐘,不得少于三分鐘。 先向大家說明所講故事的中心思想。說故事的人必須口齒清楚,形象生動的把故事說好。然后由全體學生進行評議,是否與所講的故事的中心思想相符合,是否與原文有出入,是否有細節(jié)的描述。說故事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能提高學生的歸納中心思想和寫作的能力。能促進學生的課外閱讀。學生對講故事也有興趣。故事的內(nèi)容可謂天文地理,五花八門。 我還組織學生課前進行“評書聯(lián)播”,播講郁秀的《花季 雨季》,這樣既深入理解了生活,又學會了如何寫作。同時又因為《花季 雨季》時郁秀是在高中寫的,也激發(fā)同學們的寫作熱情。   談談我的課外語文訓練; 以上教學手法,運用的效果如何,恐怕要依各人情況而定,僅供參考。衷心希望語文教學盡快適應并推動時代,活起來,動起來,象山東蓬萊閣上題寫的楹聯(lián)那樣—— 九萬青天,登梯得路。三千碧海,破浪乘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