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輔助化學教學的研究
多媒體輔助化學教學的研究 【關鍵詞】 多媒體 摘要:多媒體輔助教學具有表現(xiàn)力豐富、信息容量巨大、交互性較強、共享性好以及可以減輕教師工作量等特點,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提高了教學效率;但也存在著盲目使用的現(xiàn)象,應正確把握其中的度。 關鍵詞:多媒體;課件;化學教學 多媒體(Multimedia)技術是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將文字、數(shù)據(jù)、圖形、影像、音頻、視頻等不同的媒體合而為一,再與通訊技術結合,使之形成統(tǒng)一的綜合技術。盡管多媒體及其技術以其思維的科學性、運用的靈活性、效果的顯著性等特點不斷強烈地影響和沖擊著傳統(tǒng)教學方式,然而由于觀念、技術、設備等因素的限制,使得這一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認識和應用上還很有限。多媒體教學的應用不是工藝型、技術性問題,也不是幾個概念和套路的應用,更重要的是一種新型思維能力的訓練,一種先進、超前的多媒體意識培養(yǎng)[1]。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多媒體教學為各類學校所采用,為我國教育注入了現(xiàn)代化的理論和新的生機。以我院為例,基本上所有的教室都已改造成為多媒體教室,能夠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完成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筆者所在的化學教研室承擔著全院的基礎化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的教學任務,下面以化學課程為例,談談多媒體輔助化學教學的優(yōu)越性和應用時要注意的問題。 1 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越性 多媒體教學可以將多媒體信息,如聲音、圖像、動畫、模擬等手段集成于一體,取眾之長,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形象、直觀的圖像,具有靈活的交互功能,代表了教學媒體發(fā)展的方向。多媒體教學有多種模式,目前主要采用的是教室內一對一模式,即教師在上課時用多媒體進行地輔助教學。多媒體教學具有如下優(yōu)越性: 第一,表現(xiàn)力豐富。一些在傳統(tǒng)教學手段下很難表達的教學內容或無法觀察到的現(xiàn)象能形象、生動、直觀地顯示出來,從而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提高其學習積極性。例如,在講授雜化軌道理論時,傳統(tǒng)教學手段是先在黑板上畫出原子軌道的圖形,再結合語言描述,最后展示教具模型。因雜化軌道理論是假設理論,人們不可能看到其雜化過程,而在多媒體教學中,可用動畫手段加以模擬,生動直觀;再比如,在講授膠體一章中有關電泳一節(jié)時,因受時間的限制,不可能讓學生觀察完整的實驗,此時,可利用多媒體動功能或視頻播放功能,清晰觀察其整個實驗過程。 第二,信息容量巨大。能增加課堂信息量,提高教學效率,在有限的時間內,給同學們講授較為豐富的理論知識與本學科相關的發(fā)展態(tài)勢。特別是近年來,醫(yī)學院;A課的學時不斷減少,而教學內容又不斷增加,采用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就更加突出。 第三,能減輕學生負擔,更加專心聽講。在傳統(tǒng)教學手段下,學生需記課堂筆記,有些同學不能正確處理好聽課與記筆記的關系,有的同學只聽不記,過后易忘;有的同學只記不聽,效率低下。而在多媒體教學中,同學們可以專心聽講,只需下載教師的備課筆記或課件,即可達到復習的目的。多媒體教學共享性好,不但可以下載本校教師的課件,而且還可以下載外校教師的優(yōu)質課件,事半而功倍。 第四,可以減輕教師工作量。傳統(tǒng)教學手段教師上課時須書寫大量板書,非常疲勞,特別是高校擴招后,教師工作量激增,體力因素上升為影響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不必長時間寫板書,有助于教師更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 第五,一些有毒有害、有爆炸性危險的實驗,可利用多媒體動畫功能進行模擬操作,或利用視頻播放功能,觀看操作過程。 2 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要注意的問題 多媒體助教學在化學教學中的作用不容置疑,但應明確一個基本問題,即多媒體教學作僅僅是一種教學手段,是處于從屬地位的。在多媒體輔助教學中注意以下問題: 第一,課件的制作應自力更生為主,兼收并蓄為輔,可以吸收其它院校,其他教師制作的課件精華,但不能完全照搬,避免出現(xiàn)前后內容不連貫,缺乏系統(tǒng)性。 第二,不能用課件完全替代傳統(tǒng)教學的教學方式。傳遞信息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每種媒體都有自己的特點與功能,但又有其局限性,一種媒體的局限性往往由其它媒體來補充,應避免出現(xiàn)整節(jié)課都在播放講授內容和動態(tài)畫面的對學生進行“電灌”的現(xiàn)象[2]。例如,對公式推導等內容,作者認為還是采用在黑板上推導較易為學生所接受,即根據(jù)不同的內容,采用不同的合適的方式。 第三,課堂上所講授內容的“量”要適當。無論課件的制作過程多么復雜,耗時有多長,其播放過程可能很短。由此,容易產(chǎn)生一個問題,有的教師為了多給學生傳授一些知識,講授內容太多,重點不突出,面面俱到,學生不知教師想講什么,反而事倍功半。 第四,多媒體輔助教學只能是錦上添花,不可有半點松懈意識。因為只需輕點鼠標,屏幕上即出現(xiàn)相應的內容,由此,有的教師用在備課上的功夫下降,上課時照本宣科,如同念經(jīng)一般,甚至因為停電或計算機故障等原因而在上課時不知所云。 第五,教師制作課件時,主要是將教學內容融于課件中,為防止學生注意力的分散,設計的課件界面最好不要過于藝術化。只是一個輔助的教學工具,能夠做到幫助教師理清思路利于講解即可[3]。 第六,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授課更應注意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避免教師在課堂上唱獨角戲。 3 多媒體輔助教學在我院化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 在新的教育模式改革中,多媒體輔助教學以其特有的優(yōu)勢作為改善傳統(tǒng)課程的教育模式發(fā)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在 多媒體輔助化學教學的研究我們所承擔的基礎化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等基礎課的教學過程中全部實現(xiàn)多媒體輔助教學,并在使用過程中不斷完善、不斷發(fā)展,取得了較好效果,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了知識面。例如,在講授電化學時,利用多媒體介紹電化學與生理學的交叉領域之一,即將超微電極用于生物細胞分析。通過生動形象的描述使學生能夠理解細胞是有機體結構與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具有多種維持細胞生物活性的電化學活性物質。細胞的體積極小,所要測定的物質又是微量的,細胞內的生化反應時間是毫秒級,所以細胞分析技術需滿足樣品體積小、高選擇性、高靈敏度、響應速度快等要求,超微電極是滿足這些測試要求的最理想的方法。超微電極可以置于細胞周圍環(huán)境也可以插入細胞內部,在基本不損傷細胞又不影響細胞生理功能的情況下實時定量地監(jiān)測單個細胞內的電活性物質及其變化,而超微電極的制作正是以我們即將要學習的電化學知識為基礎的。學生們開闊了視野,拓寬了思維,提高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創(chuàng)造性,有的學生則表示希望能在今后從事一些有關醫(yī)學與化學相交叉的領域,表現(xiàn)出一定的與眾不同的思維。 反過來,計算機知識的不斷更新,相關領域的不斷發(fā)展,促使教師不斷優(yōu)化知識結構,追蹤學科發(fā)展的前沿信息和對教育理論的深入研究,進一步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 總而言之,多媒體輔助教學所體現(xiàn)出的表現(xiàn)力豐富、信息容量巨大、交互性較強、共享性好以及可以減輕教師工作量等特點,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提高了教學效率。但是,多媒體輔助教學只是課堂教學的一種輔助工具而已,并不能完全取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應避免盲目使用和濫用多媒體教學的現(xiàn)象,并正確把握其中的度。提倡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決不能否定其它的教學手段。各種手段都具有其各自的特點和功能,在教學中,他們是相互補充、取長補短的關系。只有將多媒體與其他教學手段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使我們的教學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葉青,陳永寶. 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CAI課件大學化學,1999,14(3):39~41 2 劉飛多媒體計算機輔助化學課堂教學誤區(qū)點析化學教學,2000,(7):18~20 3 李保芝,張勁松大學有機化學實驗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的開發(fā)與實驗化工高等教育,2003,(4):69~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