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請輸入關鍵字:
|
綜合實踐活動課:問題與出路
綜合實踐活動課:問題與出路 ——訪綜合實踐活動課一線專家姜平本報記者張圣華 姜平,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qū)教研員,綜合實踐活動項目負責人,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研究湖南師范大學中心兼職研究員,湖南省課改領導小組省級課改專家組成員。 其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經驗先后被《人民教育》和中央教育電視臺專門報道和介紹。編輯出版有《體驗新課程:綜合實踐活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踐探索》、《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管理與評價》、《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策略》、《綜合實踐活動資源包(學生用書系列)》等多本綜合實踐活動專著。在理論中的建樹和在實踐中的摸索,使姜平對于我國目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現狀、問題和出路有著清醒的認識。記者日前就有關問題采訪了他。 記:目前,我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究情況怎樣?您對這門課程主要有哪些方面的研究? 姜: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一門新課程,其理論需要我們探索者在實踐研究過程中不斷地總結與構建。自從2001年秋季,該課程在國家級實驗區(qū)實施以來,這門課程的理論研究可以說已經有了初步成效。首先,《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討論稿)就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性質、基本理念、目標、價值、實施的基本原則以及管理評價的基本理念進行了闡述。通過在實踐中的探索,綜合實踐活動理論也不斷地豐富與發(fā)展。其中就綜合實踐活動內容開發(fā)、綜合實踐活動目標的設計與具體化、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科課程的關系、綜合實踐活動實踐與認識的關系、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綜合實踐活動校本化實施、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的方法論、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的各階段及教師的有效指導、綜合實踐活動評價、綜合實踐活動區(qū)域性整體推進、綜合實踐活動教師培訓、綜合實踐活動公共關系處理等問題進行了認真研究,并總結出了豐富的實施經驗。 關于我個人對這門課程的研究情況,實際是運用行動研究的方式,不斷發(fā)現該課程在實施過程中學校層面、教師層面、學生層面遇到的問題,并將這些問題通過認真地研究,尋找解決問題的具體途徑。不斷地發(fā)現問題,不斷地產生研究的主題。如,上述有關十幾個專題的研究,都是我們在實踐中發(fā)現后,開始研究的。 目前,要研究的問題很多,因為,我在調研中發(fā)現由于指導教師對課程理念的把握欠準確,在實踐中存在許多問題,如,課程內容窄化傾向,自然、社會、自我作為探究內容的三個向度不能受到平等的對待和相同的重視!白晕摇鳖I域的主題,如,“理想自我”、“合作與競爭”、“生活經營”等更具生命意義和生活價值的內容被丟棄;課題選擇過分社會化、成人化,與學生思維及知識水平不相適應;活動過程中預設過多,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凸顯,問題意識沒有孕育的空間;過程的忽略,過程中教師自我思考與體念的忽略,教師說課的過程呈現有余,理性思考、自我反思不足;學生過程中情感體驗的忽略,忽視學生探究過程和探究過程中產生的豐富多彩的、活生生的體驗,背離研究性學習的價值追求。指導策略的缺失,如,行為指導不具體、欠規(guī)范,給予性過強、生成性不足,過程與方法的指引缺乏、目標的細化分解不夠具體、缺乏對學生研究深度和實質性體驗、感受的引領等。更具體的問題是,2004年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納入中考綜合素質評價,如何進行?這些問題都迫切需要研究解決。 記:我國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您認為要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姜:自新課程實施以來,我國國家級實驗區(qū)和省級實驗區(qū)的領導和教師都以極大的熱情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建設與實施,并在實踐中進行了認真探索。但是,作為一個亮點,其實也是實施難點,存在的問題也很多。其中有教育行政層面的、有教研部門的、有學校層面的、有教師層面的,也有社會、家長方面的問題,總之,是個系統(tǒng)問題。 教育行政部門方面,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沒有及時建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政策,如,明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教師的職稱評定方式與程序,確定綜合實踐活動教師工作量計算的基本標準等。教研部門的問題,主要表現在部分教研員不能及時轉變職能,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扎扎實實地扎根學校進行基于具體問題解決的研究,缺乏對學校、教師進行專業(yè)引領的能力。 學校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為這幾個方面,其一,有的學校沒有及時建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相關保障制度,不能通過制度的重建,來促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建設;其二,部分學校不能按照國家課程設置的規(guī)定課時安排課時,綜合實踐活動課時被學科課程擠占現象嚴重。 指導教師層面的問題更多,主要表現為,許多指導教師缺乏接受系統(tǒng)培訓,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念把握不準,導致指導學生實施過程中出現偏差,如,有的以學科課程的實施方式在教室“教”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的則放任自由,缺乏具體指導和行為規(guī)范,使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流于形式,其促使學生轉變學習方式、綜合運用學科知識,在實踐中發(fā)現、提出、解決問題能力,在實踐中獲得豐富的情感與體驗等方面的目標難以達成。 要真正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做的工作還很多。作為一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研員,談談個人的看法。首先,教育行政部門要建立相應政策的支持系統(tǒng),盡快明確綜合實踐活動教師職稱評定的方式與程序,確定綜合實踐活動教師工作量計算標準,制定綜合實踐活動管理制度及對學校的評價制度;作為教研部門的教研員,要及時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學習和實踐研究,給學校、教師提供專業(yè)引領,同時,加強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教師的培訓;作為學校,要在認真落實課程設置的基礎上,盡快建立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相適應的保障制度,在學校建立教師指導行為的基本規(guī)范,如,活動準備階段的教師指導行為(提出問題,形成活動主題的指導、制定活動方案的指導行為、必要的活動資料與活動工具準備的指導等)、活動實施階段的教師指導行為(進入活動情境的指導、方法實踐的指導、搜集與處理資料的指導等)、活動終結與交流階段的教師指導行為(活動結果總結的指導、活動過程總結的指導、活動體驗總結的指導、表達與交流的指導等)。建立教師指導行為的基本規(guī)范和指導行為常規(guī),增強教師指導的有效性。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促進學校制度文化的建設。作為指導教師,要加強新課程理論學習,在探索有效指導策略,促進自身專業(yè)發(fā)展。 記:綜合實踐活動課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教材”,現在全國各地流傳著各種各樣的“資源包”,你怎么看待這一問題? 姜: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上講,是不需要“學科化”教材的,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內容靠我們自己去開發(fā),這樣才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而實際的情況是,全國目前各地開發(fā)了綜合實踐活動的各類“資源包”或“學習手冊”,據華中師范大學教科院郭元祥教授搜集和統(tǒng)計,此類“資源包”達27種之多。有的是由省地市教研部門組織編寫的,有的是由研究機構或社會人員組織編寫的,而且質量參差不齊,有的甚至就是把1992年以來編寫的活動課的教材改頭換面通過行政手段推向學校。我認為,教師需要的學習資源包,它應為教師提供方法指導、為學生提供背景資料、為學生活動提供方法引導。要避免教師與學生圍繞這些“資源包”在教室里“講”或“教”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狀況。 總的說來,應把握如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方面,要突出實踐性。運用調查、采訪、觀察、實驗等行為動詞,避免課堂化的行為動詞。如畫一畫、說一說、查一查、想一想;避免課堂化主題,學生不通過社會實踐就可獲得答案、教師在課堂上就能操作的主題。 另一方面,要體現綜合性。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綜合性課程,它本身具有綜合性。以融合的方式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的四大指定要素,將研究性學習、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融合為一個整體,是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基本要求。 此外,還要注重開放性。如對過程不要規(guī)定太死;要關注生成性:處理好預設性和生成性的關系,允許學生的研究偏離預設的軌道。要尊重自主性:提供拓展性主題,尊重學生的興趣與選擇。要提倡合作性:要有小組合作方法的引領;要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作系列化分解。確定主題,如,以問題發(fā)現能力的主題設計;以資料收集、信息處理為目標的主題設計等。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包”問題還有待進一步探討,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加強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的培訓,研制具有操作性綜合實踐活動教師培訓材料,給予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方法的引領和案例示范。使我們的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迅速地成長起來。 記:您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師們有什么建議? 姜:我想與全國廣大綜合實踐活動教師要說的是:盡管在綜合實踐活動研究中取得初步成效,然而,作為一門新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究才剛剛起步,在實施過程中我們遇到許多困難與問題,并且,隨著課程研究的深入,許多新的問題又凸顯出來,等待我們一個一個地去研究、解決。未來的路還那么漫長,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建設者,我們要不斷地沿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同時,我們要進一步深刻認識到,這種課程文化的變革,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究,光靠個別人的努力遠遠不夠,教師需要合作與溝通。因此,我建議我們廣大的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能通過多種方式交流與合作。一起分享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經驗、探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策略、反思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這個新課程改革的亮點在全國各地亮起來。 《中國教育報》
|
 |
文章標題 |
相關內容 |
|
|
1
|
班主任工作的支點
|
班主任工作的支點 班主任工作不僅是在班集體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實施素質教育,完成教學計劃,使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都得到全面發(fā)展;而且班主任是溝通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主要支點。作為一名在鄉(xiāng)小學任教的班主任,應做到以下幾點。....
|
詳細
|
|
2
|
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輝煌的明天
|
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輝煌的明天 我很欣賞一句話:教師的工作是托起明天的太陽。是啊,我們今天的一切工作,不就是為了每一個學生都能擁有一個輝煌的未來嗎?我們所做的一切,無非是為孩子未來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使他們具備再發(fā)展所必須....
|
詳細
|
|
3
|
班級管理和科學化
|
班級管理和科學化 今年6月,我送走了又一批初中畢業(yè)生;厥兹陙戆嘀魅喂ぷ鳎偨Y經驗和教訓,對于我今后的工作會有一定的啟示和指導作用。 一、把競爭的機制引入倒班級管理中來。
|
詳細
|
|
4
|
思想疏導--養(yǎng)成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
思想疏導--養(yǎng)成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問題的提出: ⒈學生《行為規(guī)范》的養(yǎng)成教育是學校德育的基礎工程,是現代教育的重要內容。養(yǎng)成教育過程必定伴隨系列思想活動,而思想活動的過程又以一定....
|
詳細
|
|
5
|
班級要大家共同管理
|
班級要大家共同管理 原載于《真源教育資源網》 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書生曾這樣說過:“班級像一個大家庭,同學們如兄弟姐妹般互相關心著、幫助著,互相鼓舞著、照顧著....
|
詳細
|
|
6
|
淺談班級凝聚力的形成
|
淺談班級凝聚力的形成 江蘇省平潮高級中學 戴建萍 班集體作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她是學生成長的搖藍。實踐證明,良好的班集體始終激勵著學生不斷進....
|
詳細
|
|
7
|
班級管理中如何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個性
|
班級管理中如何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個性 所謂創(chuàng)造性個性品質主要是指具有創(chuàng)造的意向、創(chuàng)造的情感、創(chuàng)造的意志和創(chuàng)造的性格等獨特的心理品質。它包括自信、勇敢、獨立性強、有恒心、一絲不茍等良好的人格特征。如何在班級管理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個性品質呢?<....
|
詳細
|
|
8
|
關于班級軟管理
|
關于班級軟管理 現代教育大力提倡量化管理,對學生的學習表現進行分值顯示。但在實踐中,我們往往會有這樣的體會,雖然學校制度、條例及與之相配套的檢查等這些硬管理手段很齊備,但僅僅作為被動管理,一旦有所松懈,便會亂作一團,且容易產生抵觸情緒。 &nbs....
|
詳細
|
|
9
|
“無為”管理藝術
|
“無為”管理藝術 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及其規(guī)律的科學。教育現象是社會現象的組成部分,要深刻認識教育現象,必須把它放到社會大背景之中,先見森林再見樹木。 高科技時代、信息時代、改革開放的時代,使人們的社會生活觀念、生活方式發(fā)生了廣泛、深刻的變化。 現代社會管理的發(fā)展趨....
|
詳細
|
|
10
|
談班級管理原則
|
談班級管理原則 在學校管理中,班級管理是一個重要方面。班級管理包括學校領導對班級的管理和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還包括學生參與管理。其中,主要是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班級管理原則對于建立和發(fā)展班級集體,全面實現班級目標以及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
詳細
|
| 5661條記錄 1/567頁 第頁 [首頁] [上頁] [下頁] [末頁] |
注意:網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教學論文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