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尋找學生的最佳接受點
精品源自化學科 班主任工作中,教師做到情感投入,師生雙方能敏銳感應、互相吸引,這樣才能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效果。班主任在教育影響學生的交往中,師生之間往往會產生心理上的交流和碰撞,由于主客觀的差異和情況的變化就會產生多種的心理效果。分析研究并巧妙地運用心理效應在品德教育中尋找學生最佳接受點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方法之一。當學生獲得榮譽和成功時,如獲得某次比賽獎勵;獲得光榮稱號等等,班主任應該及時捕捉學生中的最佳教育時機,了解熟悉掌握班級中每個學生情況,也是班主任捕捉最佳教育的時機,當學生犯了錯誤,尤其是學生犯了錯誤已經承認或有了一定認識時,班主任能及時給予同情,循循善誘,而不是挖苦諷刺,幸災樂禍,這時候最能觸動學生的心靈,給予其信心和力量。 在剛結束的校運會其間,我班發(fā)生了兩件意想不到的“小事”。 其一:作為八(1)班的運動員龔振明同學,是短跑選手,在第一天上午的100米初賽時,以第一名的好成績進入了決賽,原本這塊金牌,已穩(wěn)拿在手,但是到了下午100米決賽檢錄時,他沒出現(xiàn)在檢錄處,班里所有同學都替他緊張、著急,分頭四處找他,后來才發(fā)現(xiàn),他竟然沒來!直到比賽結束,他才滿頭大汗的出現(xiàn)在看臺上,一問之下——又是遲到了。遲到,是這位同學最常犯的錯誤之一,紀律松散,也是他的慣常作派,為這事還真沒少批評他。作為班主任的我,當時真是非常生氣,但是我并沒有立即批評他,只是讓他坐下來,一同觀看別的比賽項目。看得出來,他內心非常懊悔,邊看邊不停的出汗,還不停的在看老師的表情,幾次欲言又止,好像有滿腹的話想向老師傾訴,這時,我就跟他說,你什么也不用解釋,老師知道你后悔了,但是后悔有什么用呢?別說是一塊金牌輕易的丟失了,如果一個人連時間觀念都沒有,他丟失的就不止是一塊金牌了,以后丟失的,有可能就是你的前程,或者其他更寶貴的商業(yè)戰(zhàn)機……。抓住機會的批評教育,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其二:運動會到了第二天下午,比賽到了4*100米決賽,這種憑集體力量取勝的項目,歷來是最有看點的項目了,也是最熱鬧、最激動人心的時刻,特別又是知道此項目是本班的強項的時候,全班的神經都不自覺的繃緊了,拉拉隊員早就做好了喊加油的陣勢,攝影者也選好了最佳位置準備拍攝出最動人心魄的交捧、沖刺等鏡頭。運動員們果然不負眾望,以女子第一、男子第二的戰(zhàn)績又拿下了兩塊獎牌,全班同學非常興奮的對我說:老師,這次年級第一非本班莫屬了,總算報了去年一箭之仇。去年運動會,因為報名的失誤,結果是拿了一個年級倒數第一,難怪同學們會這樣說了。但是,興奮之情都還沒平靜下來,此時校廣播筒里又傳出了:八年級男子4*100米比賽,第一名八年(4)班(沒變)第二名,八年(3)、第三名……,聽到這里,班里同學包括我在內,都在面面相覷。請八年(1)班的同學把剛發(fā)下去的獎狀、獎牌交還主席臺,因為第二捧的同學違規(guī),取消第二名的資格!聽到這一消息,班里頓時像炸開了鍋一樣,群情激奮、異口同聲地喊出了:“為什么?!”當時我也有點莫名其妙,也急于弄清楚原因。當下便率領班長、男生當事運動員前往主席臺,找裁判長王永東老師去!等問明原因,剛回到班里的看臺上,操場下面又炸開了鍋:老師!我們班秦一雄同學快要跟四班班主任打起來了!!不知是哪個學生對著我大聲喊道。等我急急忙忙跑過去時,看到我們班的學生秦一雄正黑著臉跟孔慧老師大聲吼著什么,這時我只看到孔老師被氣得臉煞白的走過我身旁時說:這種學生,沒法教了!等問明情況,原來這學生的急躁毛病又患了:因為是四班學生投訴我們班學生犯規(guī)而取消第二名資格,他便把一切責任都推到了四班班主任孔老師身上,并直接找她“算帳”來了。這不,看到我來了,他還“理直氣壯”的在那里臉紅勃子粗的來勁嚷嚷:有本事,賽場上來呀,搞什么陰謀鬼計?四班怎么啦?輸不起啊? 這個學生啊,也真不是省油的燈,平時就大錯不犯,小錯天天有,遇事就愛急,沒事就找事。學習也用功,想進步,但就是心智年齡比實際年齡小,上課坐不住,好象患了“好動癥”似的。說他笨吧,歷史知識還知道得比誰都多,辯論賽上還得過最佳辯手獎,班級辯論賽的第一名,還有他的一份功勞呢。對這種性格的學生,平時真沒少批評教育他,看來,這次又是一個極佳的教育時機。我走上前,首先大聲的把他唬住后,再領他回到看臺上坐好,問他:你知道為何會取消我們班的第二名資格嗎?他便把知道的一小點原因說了出來:因為四班學生投訴,他們班主任包被,才取消的!老師啊,他們太不公平了,又在欺負人!這時我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問道:裁判長王老師有沒有教四班體育?沒有!對我們班有什么不滿嗎?沒有!那他肯定不會有偏心了吧?那為何會取消咱班的名次呢?這時再把了解到的原因詳細的告訴大家:四班同學也錄到了接捧鏡頭,我班郭武林同學交完捧后,情不自禁的站到了跑道邊線上,還被后面的同學撞了一下,裁判長看了三遍,確實無誤才下的撤消名次的決定的。比賽就是這樣,不但考技術,還考反應的靈活性,一瞬間,反應不對,將前功盡棄啊。通過這番解釋,不僅讓同學們知道了事情的原因,同時還教育了遇事不冷靜、愛激動的秦一雄。這時再看秦一雄同學,他也不好意思的小聲說道,老師,我本來是想替我們班爭一口氣的,沒想到,我又錯了! 精品源自化學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