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門”的藝術---班主任工作藝術
新世紀之初,班主任面對的是學生不再是一個等待灌水的空瓶子,而是一扇扇等待敲啟的大門。每一個學生的內心都是一個豐富的未知世界,這個世界充滿著求知的渴望、自我實現(xiàn)的設想、社會交往的需求、兩性關系的迷惘、五花八門的矛盾、突如其來的異想天開……學生的內心世界是一個等待開墾的世界,是一個充滿能量的世界,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世界。班主任教師再不能指望通過強迫力進入這個世界。而能不能進入學生的內心世界是決定教育成敗的關鍵一步。在這個意義上講,班主任工作藝術是“敲門的藝術”,這一藝術成為了班主任必須掌握的基本功。 班主任工作藝術與其它藝術形式有著許多共性,比如表達的情感性、習得的領悟性、表現(xiàn)的綜合性等,在表達過程中必定有大量的情感投入。一個真正熱愛學生的教師,他(她)的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乃至整個生活是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通的,學生的歡樂是教師的歡樂,學生的悲傷是教師的悲傷,學生的成功便是教師的成功。 學科知識可以通過背誦、做習題、討論等方法習得,但是班主任要想把班管理好,照葫蘆畫瓢,生搬硬套他人的經(jīng)驗作法是行不通的。班主任工作是一門藝術,藝術的規(guī)律的掌握必須經(jīng)過一個心領神會的過程。我們曾看到許多教師在參加優(yōu)秀教師經(jīng)驗交流會時,聽得津津有味,記得詳詳細細,但是回到學校,回到自己的班級別人的經(jīng)驗卻用不上,教育教學工作依然故我,效果不明顯。這是什么原因呢? 我認為,學習別人的教育藝術、教育機智,不能照搬,而要有一個消化吸收的過程,也就是說,別人的好的方法要經(jīng)過自己的頭腦的思考,要經(jīng)過自己教育實踐的多次的檢驗和自己多次的修正,最后成為符合自己個性特點的教育教學技巧。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學生們對老師、尤其是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希望班主任成為自己的偶像,和善而不乏剛毅,博學而不乏幽默。我認為以下幾方面做好很關鍵: 1. 多理解,少責罰!皭,是理解的別名! 作為班主任,首先要給學生以愛心。關心每一個學生的思想與學習,讓其充分意識到你在真誠地愛護他們,真心地希望他們成功。如此,學生定能從中汲取動力,不斷進步。有些班主任認為,在學生面前總要“留一手”,深不可測則更好。我卻以為,要敢于向學生“亮底”。只有你給學生以真誠,你才能換得學生對你的真誠。畢竟教育不是玩魔術。 2. 要擁有一顆包容之心。青少年往往是非常幼稚甚至麻木的,難免會犯錯。我們不能總是用成人的目光來審視之,有時不妨設身處地地替他們多想想,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切不可一味地訓斥、發(fā)火(須知發(fā)火往往是無能的表現(xiàn))甚至懲罰。倘使這樣,學生即使一時低下了頭,離開了你,他(她)的頭照樣會昂起來的,因為他們口服而心不服。 3. 多身教,少說教!吧斫讨赜谘越!蔽覀儜撟プ和朴谀7碌奶煨,不失時機地為其作好表率的作用。教育他們不要遲到,最有說服力的辦法是班主任每次都早到;教育他們要熱愛勞動,最好的方法是和他們一起勞動。如此,學生耳濡目染,用不著再多的說教,你可能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多耐心,少草率。有時,對學生的教育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奏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現(xiàn)象經(jīng)常存在,這就需要班主任有較好的韌性,不厭其煩地再做工作。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最終你會達到目的的。切不可意氣用事、草率了斷。班主任還應深入到學生中去,細心地捕捉、反饋學生中的信息,爭取把一些事情解決在萌芽狀態(tài)。 5. 多表揚,少批評。批評和表揚學生是一門藝術:作為一個教育者,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應該理性的設計自己的教育行為,這一行為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進步,而不是懲罰學生!皭勖乐,人皆有之!鼻嗌倌甑臉s譽感尤為強烈。一聲褒獎往往能點燃其智慧的火花,激發(fā)其進取的信心。過多的批評則極大地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太多地感到求學的艱難、成長的煩惱,從而情緒低落、不思進取。因此,不要吝惜你的一個微笑、一句贊美,也許它會造就出一個天才! 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不可復制的;孩子是濕軟的泥土,不是定型的陶土,只要有耐心、愛心,都能塑造成精品;教書是一種職業(yè),教育人是一種事業(yè);教育學是一門科學,教育人是一門藝術。作為班主任,必須要用自己的愛心和童心去真誠地面對所有的學生,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對于所謂“問題”學生,即使不喜歡他(她),也要看到他(她)的好(優(yōu)點)。 班主任工作是無止境的,對班主任來說關鍵是熱愛教育、熱愛班主任工作,只要有一個很強的事業(yè)心和責任心,就會克服困難,想方設法抓好班級工作,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