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
陶行知先生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币胧箤W生能夠真正地學會做“人”,就要從小學階段開始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心理素質。而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師有計劃、有步驟、持續(xù)不斷地進行培養(yǎng)。下面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談談我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理順班風,創(chuàng)建良好的班級氣氛 班級不僅是學生學習能力發(fā)展的場所,也是滿足學生交往、友誼、娛樂、成就、自尊和榮譽等精神需要,感染熏陶學生,發(fā)展個性的主要場所,所以我十分重視班風建設。學期初,我舉行了競選班干部的活動,先讓學生自由寫演講稿,然后上臺演講,再由學生投票選出班干部,通過這種方法選出來的班干部比較有魄力,有膽量。有了一支強有力的班干部隊伍,對班級的管理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此外,我還十分重視班級文化建設,在教室里開辟各種各樣的學習園地,如“讀書林”、“閱報欄”、“作品園”、“百花園”等,“讀書林”“閱報欄”給學生營造了精神的樂園,“作品園”、“百花園”給學生提供了展示風采的舞臺,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良好的班風主要表現為尊師愛友、勤奮學習、關心集體、遵守紀律、講究衛(wèi)生、熱愛勞動、誠實守信、團結協(xié)作等風氣。一旦形成就會內化為較穩(wěn)定的集體心理特征,從而對個體的認知、情感和意識活動都會產生積極影響,使個體產生群體歸屬感、認同感和力量感,進而促進學生個性健康發(fā)展。 二、激發(fā)學生的表現欲,發(fā)展他們的個性特長 課堂心理氣氛是師生心理活動中占優(yōu)勢的、相對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它是課堂教學中教師、學生的心理過程與個性特征之間的中介環(huán)節(jié)。它通過影響學生課堂中的學習動機、學習行為、學習情感體驗以及評價效應,進而制約學生課堂學習效果,影響學生個性發(fā)展。 在課堂教學時,我十分重視激發(fā)學生的表現欲,開展了競賽活動,把全班分為五個小組,哪一組的學生能夠正確回答問題時就給予加十分,下課時宣布哪一組為優(yōu)勝組,一學期總結兩次,對優(yōu)勝組給予獎勵,為了獲得優(yōu)勝組,學生上課時回答問題比過去積極多了。當學生回答問題時,不論回答得怎么樣,我總是仔細傾聽,及時鼓勵。 在讀寫的基礎上,我常讓學生上臺復述課本內容、演課本劇,使閱讀真正成為賞心悅目的享受,成為學生自我表現的舞臺。比如我將《草船借箭》、《將相和》改成編課本劇讓學生演出。而每單元一次的“口語交際”“實踐活動”則更指導學生大膽探索、積極參與,比如《人與環(huán)境》讓學生到社會中通過各種渠道搜集素材然后歸類整理拿到班上交流,對《開卷有益》展開討論甚至辯論,在思維的對抗中豐富學生的個性。 上活動課時,我采用多媒體手段,先放映有關的劇本、歌曲,讓學生聆聽美的聲音,欣賞美的畫面,感受美的形象,從而激發(fā)他們的表現欲,發(fā)展他們的個性特長,鼓勵他們個性化的體驗和表達方式。 三、設置心理咨詢處,當學生的“心理醫(yī)生” 當學生的“心理醫(yī)生”,是本學期我的一項新的舉措。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意識到用語言文字和學生溝通會收到口頭的說教所難以達到的效果。因為我教的是六年級的學生,這個時期的學生大多是生理和心理上都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有些事情當面對他們說一說,他們覺得不好意思。有時還可能傷了他們的自尊心。我們班上有一個學生,學習成績很好,但她不喜歡勞動,不喜歡參加實踐活動,她認為只要讀好課本中的內容就可以了,有時我讓同學辦手抄報,她就第一個反對,看到這種情況,我多次找她談心,她總擺出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談完話之后,她照常我行我素。因此,我突發(fā)奇想,何不用語言文字進行溝通,于是,我給這位女生寫了一封信,在信中詳細地對我的做法進行了分析,告訴她我每次所布置的作業(yè)的意義,這一次,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這位女生變得愛勞動,喜歡辦手抄報了。有了這個好的開頭,我干脆決定做學生的心理醫(yī)生,做他們的指路明燈。讓他們煩惱的時候有一個地方可以傾吐。說干就干,我在班里宣布:誰在學習、生活上碰到了難題,都可以寫信向我咨詢,老師是有問必答,如果是你個人的秘密,我一定幫你們保密。自從設置了心理咨詢處之后,我不時會收到學生的信,有的詢問一些學習上的問題,有的則是問一些生活上的問題。對于那些口頭上一下子就可以解決的問題,我就口頭回答了,對于有心理障礙的同學,我會小心地回信。為了更好地當好這個“心理醫(yī)生”,我也費了好多勁,常常學習一些有關如何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這方面的書,以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老師自身的素質對學生的影響是特別巨大的,有什么樣的老師,就有什么樣的學生。我們先要不斷地優(yōu)化自己的心理素質,然后再源源不斷地向學生輸送健康心理的營養(yǎng),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快快樂樂地學習,堂堂正正地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