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某班級推行激勵制度 用成績和表現(xiàn)“掙錢購物”
用成績和表現(xiàn)“掙錢購物” 有贊成也有擔憂 墨綠底色紙上印有娟秀的“伍圓”二字,一張似模似樣的“貨幣”,其實是上海市一知名初中初二(4)班的班幣,用來激勵學生好好學習、改掉不好的習慣。記者了解到,從近期開始,該班推行了一種新的激勵制度———班幣獎懲制,學生用平時的表現(xiàn)來掙“錢”購“物”。 成績好“加” 違反紀律“扣”每位學生每學期領(lǐng)取20枚班幣,期中考數(shù)學成績前十名,獎班幣一到五枚;市級競賽第三名以上,獎班幣五到十枚;不戴紅領(lǐng)巾、校徽,扣三枚班幣;不誠信,扣三枚班幣……初二(4)班班幣獎罰制度本上,有一系列嚴密的獎懲制度。 該班班主任吳老師表示,推出班幣制度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獎懲意識。學生年齡越大,貼五角星、做標記等傳統(tǒng)獎懲制度對學生的作用越小。 吳老師無意中發(fā)現(xiàn)班里不少同學喜歡玩具,于是想出班幣獎懲制度,讓學生用學習成績和平時表現(xiàn)換班幣,用班幣購買學生捐出的閑置玩具;學生表現(xiàn)不好,則倒扣班幣。吳老師表示,這套班幣獎懲制度是校紀校規(guī)、學生行為規(guī)范等獎懲制度的補充,并不能替代。 學生樂在其中享受“成就”感 “看,這大炮和飛馬制作多精良,這副銅制工藝品象棋僅售100班幣。”中午時分,初二(4)班叫賣聲此起彼伏?蓯鄣膿u擺相架、栩栩如生的哈里波特系列套娃輪流上場,班幣獎懲制的獎品展示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們垂涎三尺。 學生也紛紛表示喜歡這個新鮮又有個性的獎勵制度。用班幣買下心儀象棋的小紀說,*努力學習“購買”的獎品,不一定很值錢,但很有意義。每次學習累了,一看到這副象棋,心中充滿成就感。該班的班幣管理員小朱表示,每次“新商品”一到,很快就會被買走。 據(jù)悉,班幣獎懲制推行一個多月來,初二(4)班在最近兩周的班級評比連連滿分,以前讓人頭疼的測試也變得“和藹可親”,不少同學還主動讓教師多多測試。 最令吳老師感動的是,20位學生湊了150班幣“巨款”,買下他捐給“班幣商店”的一幅木質(zhì)海報,當作新年禮物送還給他。 家長有好處也讓人擔心 “班幣讓女兒明白,得到金錢需要付出一定的勞動。”家長曹女士表示,以前她也用過這種激勵制度,效果很好,讓女兒樹立了正確的理財觀念。聽說女兒和同學一起將教師捐獻商品當禮物送還給教師,曹女士覺得女兒懂事多了。家長趙先生也認為,這種獎勵制度只是讓一部分學生得到優(yōu)先選擇玩具的權(quán)利,并非實實在在購買商品,不一定會讓學生“一心向錢看”。 不過,記者也了解到,有些學生為了湊“錢”買心愛的玩具,會通過幫同學拎水、拖地等“暗箱操作”換取班幣。 家長史女士坦言,學生現(xiàn)在的辨別能力還不強,一味用分數(shù)換班幣會讓孩子在直覺上把兩者劃上等號,誤解學習的真正目的。家長梁女士也指出,學生應順其自然地發(fā)展,未必要采用物質(zhì)方式激勵。 校方培養(yǎng)理財觀應把握好“度” 該校教導主任袁老師表示,現(xiàn)代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都會接觸到金錢,養(yǎng)成良好的理財觀是必要的。目前不少學生缺乏金錢的管理意識。采用物質(zhì)鼓勵的形式并不意味著精神鼓勵的失效,而是多管齊下激勵學生。班幣獎勵制度是一種嘗試,給學生提供了舞臺,使其明白多勞多得,學會正確消費。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長楊雄也表示,這種獎懲制度將傳統(tǒng)“虛”的德育獎勵,細分為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每天從一點一事做起,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符合學生個性養(yǎng)成規(guī)律。同時,該制度將一學期一次的獎勵細化到每周、每天,學生容易有成就感,符合初中階段學生心理激勵原理。但楊雄也指出,獎懲制度只是一個輔助措施,無論是規(guī)則的制訂、評比,要注意把握好“度”,避免一味追求獎勵而變質(zh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