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感恩融入日常教學中
將感恩融入日常教學中 在1次班會調(diào)查中,我班60人中竟有36%的學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近39%的學生不知道父母的年齡。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高達96%的父母會給子女過生日。而我在批改以愛心為題的作文時,只有極少數(shù)學生寫到父母對子女的愛。嘆息之余,我也想問:“現(xiàn)在的孩子怎么了,為什么不懂得關(guān)心、感激父母呢?” 我認為,這與家庭、學校、社會等方面都有關(guān)系。在家里,很多父母缺乏對感恩教育的正確理解,認為自己的付出是天經(jīng)地義的,不管自己多苦多累,從不讓孩子感知自己生活的艱辛。 學校10分重視孩子的智力教育,卻往往忽視了對孩子的人格教育。 大部分學校更關(guān)注學生優(yōu)秀率和升學率,感恩教育很難實質(zhì)性地進入教育教學的范疇。由于缺乏對孩子人格的正確引導,孩子對有恩于自己的父母和師長,從無暇顧及變?yōu)闊o心顧及。同時,學校德育往往拿1些舊、大、空的人物給孩子作形式上的榜樣,而不會拿身邊的生活小事讓學生去體驗感恩。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就難以學會替他人著想。 其實,教會孩子懂得感恩并非1件很難的事,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將感恩融入日常教學中。我在平時注意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教學資源,找到切入點,在教學中不斷滲透親情教育,引導學生賞析,進行親情熏陶,激發(fā)他們的人生感悟,從而把感恩教育融入日常教學中。 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讓孩子親身體會感恩之情,引導孩子自發(fā)地參與感恩行動?梢蚤_展故事會,選用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童話故事或名人名家的感恩故事,請學生討論。開展以“手足情”、“牽手”為主題的作文、演講或書畫比賽,以及為班級做1件有意義的事等活動,促進同學之間互幫互助。 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比如記住父母的生日,在父母下班回家時幫他們倒杯熱茶,為他們?nèi)嗳嗉绱反繁车?把這些作為對父母親情的點滴回報。 還可以開展1些情境實驗。在1次主題班會上,我要求學生在接下來的24小時里不準抱怨,至少減少抱怨,然后給每個學生分發(fā)了1張表格,上寫:“我感激,因為……”接下來我發(fā)現(xiàn),學生們走進教室時的體態(tài)和手勢都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大家臉上的微笑多了,也顯得更有活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