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課中也可推行嘗試教學法
一、體育課中推行嘗試教學法的意義 新課程實驗強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進而能夠自主學習;鼓勵學生獨立而富有個性地學習,更倡導主動參與合作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合作;倡導學生在探究中學習,親歷并體驗探究過程,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討論中獲得感悟與深入理解。 “讓學生主動學習”,這是國際教育界的共識,許多人都在尋求一種能讓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方法,而嘗試教學就是一種能讓學生主動學習的有效方法 ,通過實踐,這種教學法不僅能夠改善傳統(tǒng)體育教學方法,同時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個體自學、組內合作、小組交流、評價能力;同時學生個性和諧、全面發(fā)展。 二、體育課中推行嘗試教學的方法、范圍和效果 中學生已掌握相當?shù)捏w育基礎知識,又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對體育課中進行嘗試教學帶來了許多有利條件,同小學生相比,中學生更容易適應嘗試教學法,使用的范圍較少受限制,教學效果也有明顯提高。跑、跳、投、球類、前滾翻等小學時都已學過,所以: 1.體育課中推行嘗試教學法的教學程序可分為兩種。 ①實踐課的基本部分:出示嘗試題 →回憶(自學)→嘗試練習一(自練)→學生討論(組內合作)→教師講解(學生反饋評價)嘗→試練習二(強化訓練) ②理論課:出示嘗試題 →回憶(自學)→嘗試練習→學生討論→師生評價→上臺演示 2.體育課中推行嘗試教學法的范圍。 ①對于有舊的關聯(lián)知識作鋪墊的后續(xù)知識適合用嘗試教學法;②復習課也可用嘗試法;③以前學過的知識。④球類、武術等也可用嘗試法;⑤象單桿、雙桿、支撐跳躍、技巧、投擲等最好不用。 3.體育課中推行嘗試教學法的效果。 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②上課積極性提高③心理素質得到培養(yǎng)④創(chuàng)新能力明顯進步⑤身體素質與運動能力得到加強等 三、體育課中推行嘗試教學的作用 1.“先學后教”或“先練后講”更易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初中生好勝心強,求知欲強,而且表現(xiàn)欲望強烈,利用學生這一心理特征。我們把課的準備部分由學生輪流嘗試帶領,改變了傳統(tǒng)的準備活動模式重點放在了關節(jié)、韌帶、肌肉粘滯性等方面,因而表現(xiàn)出來的內容不外乎慢跑、徒手操、游戲等,而這種形式大多數(shù)是在教師的指揮下、按照一定的要求進行的。這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思維與行動,對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產(chǎn)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由學生帶準備活動,把主動權讓給學生,還學生一個自由發(fā)揮、充滿想象、富于追求新意的空間。學生可以是把從教師哪里學來的知識加以改編運用、可以是把電視、 VCD影像等上面的優(yōu)秀內容搬到課堂、也可以是自己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進行加工、合成而創(chuàng)造出的新內容。這樣既給了學生一個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又鍛煉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同時還向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學生為之繼續(xù)努力,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體育習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基本部分教學中教師出示嘗試題,學生回憶以前教過的短跑、耐久跑相關知識。如在學習彎道跑時,讓學生自學書本、電視里看到動作;然后由學生自己選擇在 1/4、1/2、1個圓上或者由直跑道進入彎道進行嘗試練習一(自練),教師來回巡視并作指導;教師讓學生以小組進行討論;在教師的帶領下各小組集中反饋評價;教師總結動作要領及重點等,學生進行嘗試練習二(強化訓練),教師重點指導后進生。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距離、自由編組、自主學習與鍛煉。教師在課堂中要回答的問題則是學生在練習過程中不能解決或解決得不夠圓滿的問題。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根據(jù)學生選取的項目以及他們的認知水平、運動能力制定出各堂課的教學目標。學生圍繞這個目標可以采用多形式的學練方法,嘗試解決課堂的主要問題。在寬松的環(huán)境中,學生自覺地進行學練,變教師要學生學為學生自己要學。自己的愛好、喜歡項目,學生總會有一種向上提高的心理。在遇到困難挫折以后,他們會自己想辦法來解決,這就促使他們自覺進行思考,采用各種辦法去解決問題,從而在嘗試中讓學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這種“先學后教”或“先練后講”更易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教學合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探索精神 初中體育課中的嘗試練習一定要有針對性、啟發(fā)性和趣味性。針對要學的新知識而提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當然還要便于在學生練習、思考后去解答。對于有的教材,可先展示一些有趣的現(xiàn)象,如在上籃球課時可以先放 NBA籃球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再去嘗試練習。例如,在4*100米接力跑教學比賽中,讓學生自己決定如何排列棒次,由誰起跑,誰最后沖刺,采用何種交接棒技術,如何發(fā)揮速度優(yōu)勢、合理利用20米接力區(qū)等。通過學生自身的實踐活動,他們會對接力跑這一技戰(zhàn)術掌握的更好、更合理、更全面。又例如小學學過滾翻、中學學過前、后滾翻、初三剛學完肩肘倒立,根據(jù)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教師向學生宣傳,體操運動員不僅動作美,而且他(她)們的形體、姿態(tài)也十分健美。只要積極參加體操練習,不僅能實現(xiàn)形體健美的愿望,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而且還會使你更勇敢、更自信,更有利于提高生活質量和應用技能,確;顒影踩。通過教師示范一套組合動作的提示下,由學生自己思考、討論,自編一人或二人的動作,展示給大家,并由學生自我評價、生生評價、教師評價等,促進學生積極思考討論和合作交流,嘗試各種做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展示動作,體驗獲得成功的喜悅,鍛煉學生心理調控能力,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和自信心,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通過設計造型動作,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以及審美能力。因此,這種教學合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探索精神。 3.小組合作,有利于學生互相矯正錯誤,培養(yǎng)學生互相合作能力 實踐證明: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有錯誤后立即給予改正的做法效果并不理想。嘗試教學理論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討論,不斷加強學生個體與個體間、個體與群體間的相互作用和信息交流,克服個體認識上的局限性。但是學生討論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兩個現(xiàn)象:一是大多數(shù)學生沒有發(fā)言機會,他們的學習情況沒有得到展現(xiàn),其錯誤亦無法及時矯正;二是學生們不知從何說起。小組合作交流是一種體育學習的重要形式,通過合作交流可以把不同的思維進行優(yōu)化組合,從而以群體智慧來解決問題,這也是新課標所提倡的一種重要的體育學習方式。如:在學習了實心球后,我把學生分成四組,然后老師提出要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合作,采用一定數(shù)目的實心球設計出最佳幾何圖形,如“梯形、?、三角形、 7、圓形”等都用來練習下肢力量練習。通過比較,看哪一組的同學完成得又快又好。在此基礎上,再讓每個組在班上進行互相交流,充分發(fā)揮同學之間的互補作用。 這種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能極大地調動每一位同學的學習積極性,除了能讓學生鞏固和運用所學知識外,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養(yǎng)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有利于學生互相矯正錯誤,培養(yǎng)學生互相合作能力。 四、總結 新課標指出:體育學習活動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因此,我們每一個教師在新的形勢下,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在教學實踐中,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和“教師問,學生答”的教學模式,大力創(chuàng)設讓學生自主探索、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的平臺,讓學生大膽嘗試,使體育學習變成學生的主動性、能動性、獨創(chuàng)性不斷生成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促使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