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低年級識譜教學專題研討
精品源自中考備戰(zhàn) 樂譜是記載音樂的符號,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工具。學生具有一定的識譜能力,有利于進行音樂表演和創(chuàng)造等教學活動,有利于學生在聽賞音樂的過程中更好地把握音樂主題,理解、體驗和享受音樂的美妙。 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發(fā)現,現行的蘇教版音樂教材中編排的識讀樂譜的知識太過集中于三四年級,學生學起來比較吃力,如果把有些識譜知識與低年級的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從一年級就開始進行識讀樂譜,經過一二年級兩年時間的學習,學生進入中年級以后識譜的能力將會大大提高,這樣就更有利于教師和學生開展各種音樂活動和音樂創(chuàng)造。本著這樣的理念,本學期,我們全區(qū)的小學低年級音樂老師在教學中大膽地進行了識譜教學的嘗試。今天,維揚實小的吳玉蘭老師在二年級上了一節(jié)教研課——《過新年》。這首歌曲節(jié)奏明快,活潑熱情,具有很鮮明的中國民族特色,旋律朗朗上口,學生易于掌握,由此歌曲滲透識譜教學,效果明顯。再加上吳老師對歌曲教學過程的精心設計和處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學生參與音樂活動的積極性非常高,既學習了相關的音樂基礎知識,又使一些基本音樂技能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識譜教學的內容很多,有待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繼續(xù)嘗試、探索、研究。 1。以音樂審美為核心 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應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應有機地滲透在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之中。音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體驗,發(fā)現,創(chuàng)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在教學中,要強調音樂的情感體驗,根據音樂藝術的審美表現特征,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形式和情感內涵的整體把握,領會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 義務教育階段音樂課的任務,不是為了培養(yǎng)音樂的專門人才,而應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fā)并使他們從中受益。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 7。提倡學科綜合 音樂教學的綜合包括音樂教學不同領域之間的綜合;音樂與舞蹈,戲劇,影視,美術等姊妹藝術的綜合;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綜合。在實施中,綜合應以音樂為教學主線,通過具體的音樂材料構建起與其他藝術門類及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 2。音樂基本技能 培養(yǎng)學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學習演唱,演奏的初步技能;在音樂聽覺感知基礎上識讀樂譜,在音樂表現活動中運用樂譜。 識譜要與演唱,演奏,創(chuàng)造,鑒賞等教學內容密切結合,要以生動的音樂為載體,在學生感性積累和認知的基礎上進行?梢酝ㄟ^學生熟悉的歌曲或樂曲識讀樂譜,也可以借助樂器演奏來學習。 精品源自中考備戰(zh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