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請輸入關鍵字:
淺談幼兒琵琶教學
淺談幼兒琵琶教學 琵琶是我國古典的民族樂器,它古樸、典雅,具有廣泛的民族性和群眾性。琵琶教學目前在幼兒園還是一 個新課題。在近幾年的琵琶教學中,我經(jīng)過大膽嘗試,逐漸摸索出了一套適合幼兒的琵琶教學法,促進了幼兒 音樂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和琴藝水平的提高。 一、創(chuàng)設意境,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學習琵琶對幼兒益處很多,不僅有利于開發(fā)他們的智力,而且能使他們手指靈巧,膽大心細。但幼兒學習 琵琶并不那么簡單,要使他們持之以恒就更不容易了。每次上課前,我演奏一段幼兒熟悉的、富有兒童情趣的 曲子讓他們欣賞,從中激發(fā)他們的興趣,使其不知不覺地進入到樂曲的意境之中。如每次給新生上第一課,我 都演奏《我們的祖國是花園》這首曲子。小朋友們聽到熟悉的曲調(diào)后,都和著拍子輕輕地哼唱。彈完后,我就 啟發(fā)他們:要是這么美妙的樂曲,能由你們自己的小手彈出來,該多好!一下子,幼兒對琵琶就產(chǎn)生了興趣。 我又帶著幼兒從玩開始,了解琵琶。如認識四根弦的高低音時,我模仿鳥鳴、牛叫聲,讓幼兒辨別!傍B叫的 聲音是什么樣的?”“是細細的、高高的。”“牛叫的聲音是什么樣的?”“是粗粗的、低低的。”幼兒從玩 中記住了四根弦的音高和位置。學習音階練習時,我又跟他們玩上樓梯游戲。這樣從玩開始,幼兒就不會把學 琵琶看成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樂于接受的游戲。當他們在游戲中發(fā)現(xiàn)自己也能彈出好聽的樂曲后,興趣就會 鞏固并增強。 二、情感交融,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感受力 音樂感受力,是指幼兒在聽音樂時,不僅能感受音的高低長短,還能體驗到音樂反映的情緒和思想情感, 并由此產(chǎn)生共鳴的一種能力。在教學中,我非常注重情感交融,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讓幼兒體驗音樂, 從而獲得相應的音樂知識和琵琶彈奏技能。如我在示范演奏《小放!愤@首曲子時,就將放牛娃的童稚、頑皮 ,盡情地表現(xiàn)在臉上。演奏完后,我把樂曲編成故事講給幼兒聽,然后對照樂曲,告訴他們哪段是表現(xiàn)放牛娃 可愛的,哪段是表現(xiàn)放牛娃頑皮的,讓幼兒真正地理解曲子,并將這些感情融入到他們的演奏中。在《小貓釣 魚》的演奏中,我還因勢利導,啟發(fā)幼兒:學琵琶也跟釣魚一樣,如果三心二意,就永遠沒有收獲。這樣,幼 兒不僅從演奏中了解了音樂,也學會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三、因人制宜,制定不同的培養(yǎng)計劃 幼兒在學習琵琶的過程中,由于各自的天賦不同,對琵琶技能技巧的掌握也就出現(xiàn)了明顯的差異,有的進 步很快,有的感到吃力。為了充分調(diào)動不同層次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我把他們按學習情況分成三個組,因人施 教,并與家長密切配合,給每個幼兒制定了總的培養(yǎng)目標和各階段具體目標。為了配合教學,我還編寫了一本 《少兒琵琶入門》教材,選編的練習曲目都是幼兒常聽易記的,還根據(jù)不同幼兒的特點,編配了難易程度不同 的曲目,使彈得好的幼兒能“吃得飽”,因而進步更快;對中下水平的幼兒,布置適當、適量的作業(yè),使他們 既消化得了,又有新長進。 此外,我還注意培養(yǎng)幼兒的舞臺實踐經(jīng)驗,定時召集家長舉辦一些小型的學習匯報演奏會,增強幼兒的表 演意識,并讓他們在表演中給自己找差距,從而學有方向、趕有目標。同時,在幼兒園和其他一些單位舉辦文 藝演出會之際,我也要求幼兒積極報名,使他們從小樹立競爭意識。 通過學習琵琶,不僅提高了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培養(yǎng)了他們的音樂素質(zhì),而且陶冶了他們的性情,使 其身心得到和諧的發(fā)展。
|
 |
文章標題 |
相關內(nèi)容 |
|
1
|
構建音樂體驗教學模式 實現(xiàn)主導與主體的統(tǒng)一
|
構建音樂體驗教學模式 實現(xiàn)主導與主體的統(tǒng)一 隨著音樂教學改革不斷深化,音樂教學理論研究日益深入,研究音樂教學模式也隨之受到廣 大音樂教育工作者的關注。音樂教學模式是教學模式在音樂課堂教學上的應用,是在音樂教學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基礎....
|
詳細
|
2
|
給低年級音樂元素教學插上飛翔的翅膀
|
給低年級音樂元素教學插上飛翔的翅膀 給....
|
詳細
|
3
|
論教師在美術課程教學改革中主導地位的體現(xiàn)
|
論教師在美術課程教學改革中主導地位的體現(xiàn) 關鍵詞:教師、美術課程、教學改革、主導地位、體現(xiàn)
內(nèi)容提要: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是學生學習的領路人。教師在美術課程教學改革中主導地位的體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 ....
|
詳細
|
4
|
論音樂的節(jié)奏
|
論音樂的節(jié)奏 摘要:音樂是美好的,音樂是神奇的,一首動人心扉的音樂,能喚起人們甜蜜的回憶,能奇跡般地給人以生活的勇氣和奮進的力量。而人們常常把節(jié)奏比作是音樂的脈搏,也就是說,節(jié)奏是音樂的生命。本文對節(jié)奏與節(jié)拍、聲音、感覺、律動、速度等五....
|
詳細
|
5
|
音樂課堂引入探究
|
音樂課堂引入探究一堂好的音樂課,課堂引入在教學當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有了好的開端也就成功了一半。他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增長求知欲。我用姊妹藝術和藝術之外的其他相關學科這兩方面來引入作了一些嘗試。 一、用姊妹藝術來引入。 用姊妹藝術來引入可促進學生在各門藝術之間互....
|
詳細
|
6
|
培養(yǎng)小學音樂興趣
|
培養(yǎng)小學音樂興趣當前教育事業(yè)正處于應試教育向素質(zhì)教育轉(zhuǎn)軌的重要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深入廣泛的全面提高美育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讓他們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懂得創(chuàng)造美、表現(xiàn)美、欣賞美的重要意義,并積極主動的參與實踐、創(chuàng)造美,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
|
詳細
|
7
|
淺談器樂教學
|
淺談器樂教學淺談器樂教學
根據(jù)心理學的理論,認為人的行為是對外界刺激所產(chǎn)生的有意識的反應。大家都知道,人的社會性行為是在后天習得,是在社會生活實踐中,通過教育、學習等發(fā)展起來的。學校是孩子學習書本知識的主要途徑,在孩子綜合能力及人品素質(zhì)等其它方面的培養(yǎng)上,也....
|
詳細
|
8
|
永遠跳動的音符(音樂論文)
|
永遠跳動的音符(音樂論文)藝術,作為人類文化的一種重要形態(tài)和載體,以其獨特的魅力伴隨人類歷史的發(fā)展,對藝術的感悟、表現(xiàn)、創(chuàng)造,是人類基本素質(zhì)和能力的一種反映。
音樂是情感藝術——音樂教學則是要以情感體驗為核心,把情感作為師生審美交流的紐帶;音樂是聽覺藝術——音樂教學則是應突....
|
詳細
|
9
|
我的課堂觀(音樂論文)
|
我的課堂觀(音樂論文)對于我一位剛剛走上教育崗位的教師,有著許多經(jīng)驗不足的地方。不能向老教師一樣的對課堂的把握如此的到位。當然我也有自己的優(yōu)點:有老教師沒有的朝氣和活力。對于音樂這一課堂我也有著自己的一些看法。
課堂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只有在了解教學對....
|
詳細
|
10
|
用心溝通(音樂論文)
|
用心溝通(音樂論文)音樂,和諧之音,美妙之樂。
作為一名剛剛踏入音樂教育的新老師,在培育孩子幼小心靈的時候,不僅需要將音樂的種子播入孩子的心中,更要讓孩子從內(nèi)心深處感覺音樂不是一種無生命的縹緲,而是一種有生命的跳動。 <....
|
詳細
|
311條記錄 1/32頁 第頁 [首頁] [上頁] [下頁] [末頁] |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教學論文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