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學習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更多精品源自3edu計劃 研究性學習是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為基礎,從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要以個人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的學習。學生親自參與和實踐,獲取直接經(jīng)驗,養(yǎng)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研究性學習中,教師是組織者、參與者和指導者。 本文以“青春期”教學為例,采用確定研究對象和方法——學生建構問題——推測問題癥結——解決問題的教學模式,探討研究性學習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一、研究性學習在生物教學中的目的和意義 在當前的理論研究和實踐過程中,人們以課程形態(tài)探討研究性學習的較多,作為學習方式應用于學科教學的甚少。 生物學是探究性很強的一門實驗科學,其課程內(nèi)容與生產(chǎn)、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所以,比較適合采用研究性學習方式學習。將研究性學習方式引入生物學教學中,一方面可以實現(xiàn)研究性學習方式的價值,另一方面可以使生物學教學煥發(fā)出勃勃生機。 二、研究性學習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根據(jù)初中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身心發(fā)育特點,應將研究性學習作為學習方式引入生物學教學中。 1.確定研究對象和方法 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是教師給學生設置一個探究情境,或限定一個探究范圍,包括引導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所運用的方法。首先,針對初中學生的認知特點,創(chuàng)設情境:舉實例、講故事、出示實物或標本、出示圖片、放錄音、放錄像、動畫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提出研究問題。如學習《生物學》(七年級下冊)中第一章的第三節(jié)(主題:青春期;專題:青春期的身體變化、心理變化及衛(wèi)生)內(nèi)容時,我舉了與初中學生生活實際相符合,讓學生覺得與自己密切相關的實例。即一位中學生給某期刊的編輯寫了一封信:我是一名中學生,正是特別愛美的年齡,從去年開始,我的臉上長出許多帶黑頭的小痘痘,好長時間不見好,于是我就開始擠、抓,甚至都出血了,現(xiàn)在臉上留下了許多疤痕,并且毛孔變得很粗,我真的很傷腦筋,您能幫我想辦法嗎?接著問:假如這位中學生向你傾訴,你將如何回答呢?這位學生臉上長出的許多小痘痘是什么?這與人體發(fā)育的哪個階段有關系呢?作為中學生,你是否也發(fā)現(xiàn)自己身體和心理上有某些明顯的變化呢?你知道多少有關青春期衛(wèi)生的知識呢?并提出“四要四不要”的方法要求,組織學生討論。(四要:要自主思考;要探索;要在筆記本上寫關鍵詞或畫草圖;要提問題。四不要:不要先看書;不要先討論;不要喊叫;不要急于舉手)這樣,引導學生有序地學習“青春期的身體變化、心理變化及衛(wèi)生”,便于學生集中精力,處理探究活動中的個別方法問題,能很快抓住要領。 2.學生構建問題 在教師提出探究領域之后,學生要對領域之內(nèi)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思考、建構。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個性化學習開始的關鍵。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獨立思考的環(huán)境。鼓勵他們提出質(zhì)疑,要發(fā)散思維,要作出聯(lián)想,甚至要大膽地推測、猜想,學生構建的知識和問題有正確的,也有不正確的。學生對前面的第一個問題,可能建構以下幾種問題:①臉上長出許多小痘痘,可能是青春痘吧。②臉上長出小痘痘,可能是一種皮膚病,為什么不去看醫(yī)生呢?③臉上長出小痘痘,是不是過敏所致?另外,對于青春期身心變化的問題,學生可能思考并且建構以下問題:①與以前相比,我的身體和心理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呢?②這些變化都與青春期有關嗎?③為什么青春期會發(fā)生這些變化呢?④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3.推測問題癥結 通過問題的建構,學生對問題已基本明了,但是還有一些疑惑、模糊不清的地方,需要學生對問題進一步分析、推測,提出問題的癥結所在,即找到問題的關鍵點,這個關鍵點一經(jīng)解決,整個問題也就豁然開朗了,因此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整個探究過程的鑰匙。如何找到關鍵點呢?這里,教師一定要講究提出問題的藝術性。科學有效地提問,能夠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有利于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如認為臉上長小痘痘,可能是一種皮膚病,這個猜想顯然不正確,但是教師還是要鼓勵學生把自己的猜想或解釋表達出來。然后,可采取強調(diào)問題的關鍵詞:中學生、臉上、帶黑頭的小痘痘等方法,讓學生逐漸領悟自己推測的錯誤,并聯(lián)想到關鍵點——青春痘。又如教師提問:“進入青春期以后,你和同學的身體在形態(tài)、結構、發(fā)育等方面有哪些明顯的變化呢?你在心理上、思想觀念上有何變化?”這是一些很籠統(tǒng)的問題,很難讓學生通過確切的信息、資料來解答,應將提問所涉及的范圍縮小至最佳,讓學生可以非常明顯地知道需要什么信息、資料來解答。如果教師提問:“進入青春期以后,你和同學的身高、體重、體形方面有何變化?你的生殖器官有哪些明顯變化?有何異,F(xiàn)象?出現(xiàn)異常情況時應該注意什么?”只有這樣,提問才能成為對當前有用的科學問題,是一些可以解決的問題。當找到以上問題的關鍵點后,學生就可以很容易地進一步探究、主動收集信息、獲得資料,進行正確解釋。 4.解決問題 經(jīng)過上述三個環(huán)節(jié)后,問題的解決進一步明了了,需要什么信息、資料也十分明確了,學生就可以通過積極思考、自主探究,把收集到的信息和資料的關鍵詞寫在筆記本上,準備表達與交流。教師要察看學生寫的關鍵詞,了解了學生思維活動的狀況和收集信息資料情況后,組織學生討論。這是為學生充分展現(xiàn)自我、發(fā)揮主體性,在交流中通過同化,建構正確的科學知識所提供的時間和空間。教師要以學員的身份參與討論,組織討論時注意面向全體學生,要及時給學生激勵性評價,也鼓勵學生在討論過程中相互評價。只有全班學生都不會解答的難題才可以由教師提供信息資料。經(jīng)過討論得出了答案:①臉上長出小痘痘,既不是皮膚病,也不是過敏現(xiàn)象,而是青春痘,又叫痤瘡(或叫“粉刺”)。②現(xiàn)在我們正處于青春期,臉上長了許多青春痘,是很正常的,千萬不要擠和抓,否則會感染,還會留疤痕。③臉上長青春痘不要吃或少吃辛辣的、具有刺激性的食品等。至于青春期為什么臉上會長出青春痘、怎樣預防的問題可以由教師解答。答:由于體內(nèi)性激素的分泌量增多,使皮脂腺發(fā)育增強,因此皮脂分泌增多。如果皮脂不容易排出,就可能發(fā)生青春痘。另外,當學生找到身高、體重、體形、衛(wèi)生等問題的關鍵點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探究、主動收集信息、獲得資料,經(jīng)過多方面交流,就能夠形成共識。 通過實踐發(fā)現(xiàn),探究問題由籠統(tǒng)到具體,縮小至最佳時,每個學生都有自己一定程度的解答,不同層次的學生驗證了自己觀點的正確,從而感到成功的快樂、收獲的喜悅。在交流與表達中,學生嘗到了資源共享的甜頭,培養(yǎng)了尊重別人、注意傾聽別人意見、不斷修正自己的學習習慣。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提升,學科知識得以鞏固和運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培養(yǎng)。 更多精品源自3edu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