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初中生物課堂結課藝術
談初中生物課堂結課藝術 [摘要]:本文對生物課堂結課藝術性的功能、方法等方面進行探索,并結合教學體會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生物教學、結課藝術、方法探討 良好的開頭雖然是成功的一半,但完善精要的結尾,猶如“畫龍點睛”,會使課堂教學再起波瀾,給教學活動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因此,精心設計結課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對于良好教學效果的鞏固,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生物學教學中結課藝術的功能 課堂結課是新課結束時,以精煉的語言,通過歸納總結、實踐活動、轉化升華和設置懸念等方式,對所學知識和技能及時地進行系統(tǒng)鞏固和運用,使新知識有效地納入學生的認識結構中的過程。完善、精要的結尾,可以使課堂教學錦上添花,余味無窮。 1.1加深印象,增強記憶 結課可以將本節(jié)課的中心內容加以“畫龍點睛”,總結歸納,提綱挈領地加以強調、梳理或濃縮,使學生將學到的新知識技能理解得更加清晰、準確,抓住重難點,記憶更牢固。 1.2系統(tǒng)知識,承前啟后 知識間有嚴密的邏輯性和系統(tǒng)性,新舊知識有必然的內在聯(lián)系。通過結課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系統(tǒng)化,形成知識網絡。在總結中為新課創(chuàng)設教學意境,埋下伏筆,使前后內容銜接嚴密,過渡自然。 1.3指導實踐,培養(yǎng)能力 新課結束后,有針對性地做一些練習或提出具體的課外實踐活動,對提高知識的運用鞏固、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1.4質疑問難,發(fā)展智力 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結課時結合教材內容提出一些有爭議的問題和一些技能訓練,讓學生課后觀察思考探討,既可以擴大知識視野,又發(fā)展了他們的思維能力、想象力、觀察力和自學能力。 1.5及時反饋教學信息 教師設計一些練習、實驗操作、回答問題、改錯評價等活動,從中及時了解學生學習中的困難和對知識掌握的程度,以便改進教學。另外,新穎的結課會使課堂氣氛活躍,溝通師生情感交流,有助于師生活動的順利進行。 2、生物學課堂結課藝術的方法和功效 結課方法有多種,不論哪種方法都必須調動學生積極性,集中注意力,把學生思維吸引到結課環(huán)節(jié)上來,使他們能在最佳狀態(tài)下進行學習。 2.1歸納總結新授內容 結束后,教師將課堂教學內容有條理地、簡明扼要地歸納出來。這樣既能理清學生紛亂的思緒,構建知識網絡,又能點明教學內容的重難點,使學生的學習有所側重。此法可由教師來做,也可引導學生來做或師生共同歸納。 2.2布惑置疑,再起波瀾 北宋哲學家張載指出:“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作為一名現(xiàn)代的教師只會“解惑”是很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會“布惑”,并以此激發(fā)學生探討問題的興趣,使由難變易的教學過程再起波瀾。 2.3首尾呼應 生物課堂教學,應使首尾銜接自然。前后呼應有序,力爭達到首是首,尾是尾,不偏不倚,渾然一體的境界,從而可使授課主題得到升華,也能給學生以不小的驚喜。另外,還應處理好這堂課尾與下節(jié)課首的銜接與呼應。 2.4討論比較 將新學知識與原有知識通過分析進行討論比較,找出它們各自的本質特點和不同點,找出它們之間內在聯(lián)系和相同點,可使學生對新舊知識的理解更準確深刻,記憶更清晰牢固。 2.5這標鞏固 課堂結束或部分教學內容結束時,都可以適時安排學生的達標鞏固和實踐活動。這樣既可使學生所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得到強化和應用,又可使課堂教學效益得到及時反饋,從而獲得下面或下節(jié)課教學內容乃至教學方法的調整信息。達標鞏固包括實驗操作、習題訓練,也可以讓學生討論比較,做題組測驗、解題競賽,也可以讓學生上講臺練習。 2.6設置懸念 好的懸念設置能誘發(fā)學生的求知興趣,能激起學生思維想象的浪花,能使學生產生急于知道下文的迫切心理。為此,教師要仔細分析上下兩節(jié)課問的聯(lián)系,在某些課之結尾,設計好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造成懸念,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2.7妙設歌訣 達標鞏固練習或布置作業(yè),是生物課堂常用的“收尾”方法。久而久之,學生會厭倦。如果教師設汁出富有哲理性、新穎性的歌訣、謎語.則同樣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的“收尾”練習使學生產生一種新鮮感,會即刻激發(fā)學生探求每句歌訣所蘊含的知識內容。 2.8冶情勵志 在某些課堂“收尾”時,引用與教學有關的名人生平事跡,贊揚名人的思想品質或推崇名人的治學精神,給學生樹立起學習和模仿的樣板,巧妙地寓政治思想教育于本課“收尾”教學之中。如講“探索生物的奧秘”時,聯(lián)系我國明代杰出植物學家藥物學家李時珍的輝煌事跡。還可簡介我國現(xiàn)代水稻育種專家袁隆平院士的業(yè)跡。又如講“生物進化的證據(jù)和原因”時,簡介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經大量觀察研究分析,終于成功地用“自然選擇”學說解釋生物進化的原因,被恩格斯贊譽為19t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fā)現(xiàn)之一。通過實例,使學生深刻認識到,從古至今,任何一項成就的取得都必須付出辛勤勞動,從而激勵他們奮發(fā)學習,報效祖國。誠然,“畫龍點睛”無定式,但它的精心設計與草草收尾,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3、生物結課應注意的問題 結課的方法很多,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3.1科學準確性 結課要以科學為指導,向學生傳授科學的知識和技能,并結合教材自然地進行思想教育,不可信口開河。 3.2重點明確性 結課應從教材內容出發(fā),緊扣目標和學生實際情況,采用恰當?shù)姆椒?或從重難點撥,或從智力開發(fā)、思想教育予以引導,針對性強,不可面面俱到不分主次。 3.3富有啟發(fā)性 語言要精煉干凈利落。要“點而不透,含而不露,意味無窮”。這樣才能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收效良好,意味雋永。結課環(huán)節(jié)的安排要緊湊,不要拖堂。 3.4語言趣味性 在設計結課時,應重視在“趣”字上下功夫,盡可能設計得生動活潑,有趣味,使學生樂學。切忌從頭到尾簡單重復。 3.5方法多樣性 在設計結課時,要匠心獨運,既要知常又要曉變。一定要考慮到教學內容的不同,知識的難易,學生的特點等各方面情況,形式要新穎,多種多樣,不拘一格,綜合運用。 4、結語 總之,結課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課堂結課也是藝術,應有“畫龍點睛”之效,不可忽視。 [參考文獻]: 【1】:李偉.讓課堂變成快樂的場所.安徽教育,1988,(09) 【2】:苗建成.我喜歡這樣的課堂今日教育,2006.(01) 【3】:袁永芳,王鶴坤.教師駕御課堂能力談.教育探索,20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