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湯因比《歷史研究》
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有識之士總要考慮當前與過去的關聯(lián),將來的發(fā)展趨勢等等;而這就需要通過學習和研究歷史,建立一種歷史哲學或歷史觀。而史論就是為這些人打造航海羅盤的。湯因比的《歷史研究》在眾多的史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為它包含大量的理論概括及創(chuàng)新。
。42) 布羅代爾《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jīng)濟與資本主義》
到了20世紀,史學界出現(xiàn)一次大的革命,那就是年鑒學派的興起。年鑒學派反對把歷史局限于政治史范圍之內,主張研究歷史的全貌。布羅代爾就是年鑒學派第二代的代表人物,由于他的工作,年鑒學派在二戰(zhàn)后占主流地位,其影響也從法國擴大到全球。
。43) 羅素《自由與組織》
在18世紀末,可以說所有國家都在同一起跑線上,卻因為各種原因產生了如今如此驚人的差距。過去的歷史哲學也許能指明歷史發(fā)展的方向和動力,但無法預測歷史發(fā)展的速度。而19~20世紀與以往歷史的不同之處正好在于速度的變化。羅素的高明之處就在于他能指出引向這種變化的因素。
。44)霍布斯鮑姆《極端的年代》
在整個歷史長河中,20世紀究竟是繼往開來走向進步走向輝煌的時代,還是一個無足輕重的一個小插曲,現(xiàn)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但作為一個極端的時代,肯定會遺留下相當多的后遺癥,值得我們反思。
。45) 亨廷頓《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在21世紀,各種文明的命運是我們首先要關心的問題。本書就是在歷史轉折關頭反思的結果。亨廷頓害怕伊斯蘭文明與儒教文明聯(lián)手打敗基督教文明,但是前兩者是不可能結合的,這點上他的判斷顯然有誤。然而文明的沖突是否能造成新一輪的“西方的沒落”,卻不是沒有可能。
。46)加繆《鼠疫》
從古到今,人類不斷面對各種災難,但他們很少能夠對災難有所準備。這本講人類如何面對災難的書創(chuàng)作于希特勒時代,許多人感到無望。在這關鍵時刻,加繆看到面對災難的惟一正確態(tài)度,就是不要聽從命運的擺布,也不要聽從權威與利益集團的煽動。
。47) 勞倫斯《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這是一本“禁書”,也許是最著名的、名副其實的禁書。盡管它因“性”被禁,卻并不等于說它的題材只是性。在書中,勞倫斯不僅要求一個人真正“性”的解放,更要求從工業(yè)文明、傳統(tǒng)文化以及精神束縛中解放出來,成為“解放的人”。這些才是勞倫斯思想的深義。
。48) 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19世紀兩位大思想家對20世紀有著持續(xù)的影響:一位是馬克思,一位是尼采。這本書是尼采著作的頂峰。它包括尼采過去的一切思想,這些思想用兩個新的概念,即超人和永遠輪回來加以貫穿。 (49) 波普爾《科學發(fā)現(xiàn)的邏輯》
波普爾的《科學發(fā)現(xiàn)的邏輯》是科學哲學的一次革命。波普爾說:經(jīng)驗科學就是理論體系,我們可以把認識邏輯稱做理論的理論!翱茖W的理論就是普遍的命題。”按照他的學說,科學理論“不是由觀察開始,而是由問題開始”。波普爾的整個科學理論的出發(fā)點是劃界問題,也就是找出一個判據(jù)來區(qū)別科學與“偽科學”的界限。
(50)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人們對未來有所企盼,但同時又對未來充滿恐懼;在一個變化劇烈的世界中有著大量的不確定性,人們希望駕馭它。到20世紀后半,未來學應運而生。對未來學家的評價首先在于對還沒有發(fā)生的事或僅僅處于萌芽狀態(tài)的東西能否做出比較準確的預測。托夫勒做到了這點。他的這本書在1980年出版,而20世紀后二十年正是按照這個藍圖來實現(xiàn)的。
(51)波伏瓦《第二性》
女性占人類的一半,但研究與思考女性問題的著作卻少得可憐;英譯本《第二性》1953年出版后立即成為暢銷書。盡管時隔半個多世紀,女性主義和談論女性的書出版無數(shù),但是沒有一本書像這本書一樣,使人感受到如此濃郁的學者氣息。
。52)紀德《偽幣制造者》
在大眾文化如此昌盛的今天,紀德的書不會出現(xiàn)在休閑讀者之中。但是,文化也是兩極分化的,在高雅文化發(fā)展而且存在發(fā)展土壤的地方,紀德不會消失,相反,會維持著他那至高無上的地位。他的作品很觀念化。在本書中,他試圖成為真的人,但什么是真的?
。53) 薩義德《知識分子的代表》
盡管關于知識分子的理論著作難以產生,但我們還是選擇了薩義德的這本書。因為我們也許可以從思想自由和知識分子看到文明的未來。在書中,薩義德提出的問題令人深思,1987年賈可比的《最后的知識分子》出版,以后是否還有知識分子?
。54)莫諾《偶然與必然》
生命科學存在著許多謎!至今我們還對生物體的精巧別致莫名其妙,我們還不知人是不是一臺機器,也不知生物進化是不是一個必然的過程,也不知道生死界究竟在何處?而這本書闡述就是法國生物學家莫諾對生物進化的哲學思考。
。55) 蕭伯納《人與超人》
蕭伯納是僅次于莎士比亞的英國(愛爾蘭)劇作家,在世界戲劇史上大致也處于同等地位。他的大部分劇本可以稱之為思想劇,而其中頂尖之作可以說是《人與超人》,該劇真正表現(xiàn)了蕭伯納自己特有的哲學--生命力哲學。
(56) 西蒙《人工物的科學》
近二百年實驗科學的發(fā)展給我們帶來一個人工的世界;而制造人工物就是發(fā)明、仿造、改進、組合直至本書所說的設計。盡管現(xiàn)在設計科學已成為一個專業(yè)領域,但未來需要的恰巧是西蒙這樣的博家而不是狹窄領域的專家。只有他們才能設計出未來人工物的世界。
。57) 泰勒《原始文化》
“文化”一詞在媒體上的運用真是泛濫成災,可是沒什么人對它哪怕有最粗略的界定;是泰勒給他的研究對象“文化”以一個比較確切的定義,他的《原始文化》被公認為文化人類學的奠基之作。表面上看,它是純學理的研究;然而,自然語言與原始思維對于21世紀人工智能的探討有著重要意義。
。58)懷特!犊茖W與近代世界》
數(shù)學在近代科學產生與發(fā)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許多人也知道,也說,但并不理解。其實,歐洲人領先也就三百年,可為什么老跟不上呢?中國怎么拿個諾貝爾這么困難?這可以說是“新李約瑟疑難”。其實,照懷特海那樣研究一下這三百年的歷史,就會有八九不離十的答案。
。59) 格勞秀斯《戰(zhàn)爭與和平法》
格勞秀斯的偉大著作已經(jīng)問世將近四百年了。今天戰(zhàn)爭與和平仍是世界的頭號問題。格勞秀斯已經(jīng)考慮到對于戰(zhàn)犯、損害和戰(zhàn)費不加追究以換取有保障的和平。遺憾的是,人們似乎并沒有從歷史中學會足夠的智慧,來處理戰(zhàn)爭的后果。
(60) ?隆睹倒宓拿帧
隨著技術的進步,過去靠指紋破不了的案今天可用DNA破案了;但是,心靈的事情就說不準了。符號表達是極為復雜的一件事,符號技術遠沒有基因鑒定那么方便。但是,符號學會給我們帶來一個全新的,難以想像的世界。?碌男≌f神奇之處就在于此。
[][][][][][][]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中人網(wǎng)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