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最近,在石家莊,一位叫趙艷穎的女孩,賣多功能切菜器賣出了門道,創(chuàng)造了一個小產品賺大錢奇跡:
一般人賣切菜器,月賺二、三千元都很費勁,而她卻能輕輕松松月賺2萬元以上。領教過她的賣法的人都不禁嘖嘖稱奇:絕了,絕了,真是賣絕了!人們不僅主動買,而且有時排著隊也要買,有的家庭不是買一套夠用就行,而是3套、5套的買,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真令人難以相信。“同賣切菜器,同行不同利”,趙艷穎的“賣法”一時成了大家紛紛效仿的賺錢模式。在產品越來越同質化的競爭時代,大家逐漸認識到:單靠產品的差異性賺錢越來越難,獨特的“賣法”正成為賺錢的關鍵。多功能切菜器就是一器多用,靈活簡單,老幼皆會。用該產品切片(如蘿卜、黃瓜等)、削皮(如南瓜、紅薯、各種水果等)、切花(如各種冷盤、六必居腌菜等)、切絲(如土豆、白菜等)、擠汁(如生姜等)、清魚肚、刮魚鱗等,輕松容易,即使手無拿刀經驗者,也能輕松做出飯店的花色,很受家庭和飯館的歡迎。有切菜器登場,菜刀“待崗”之說!拔锔偺鞊,適者生存”----趙艷穎的成功就充分體現了這條優(yōu)勝劣汰原則。一年前,趙艷穎開始賣切菜器的時候,市場上的切菜器已開始有假冒偽劣產品,由于她賣的是正規(guī)廠家的貨,質量好,進價高,利潤薄,所以只能在銷量上下工夫,多賣才能多賺,但要想每天多賣些產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切菜器由于體積小,不“搶眼”,放到商場超市賣,顧客很難注意到它的獨特性,一天也賣不了多少套。在菜市場和人們上下班的路上吆喝著賣,由于人們吃過假冒偽劣產品的虧(用料次,污染菜源),上過當的人不再輕信路邊貨。雖然一開始賣的不得法,但畢竟多功能切菜器有它突出的藝術實用性,還是有一些人買,每個月多少也有個千兒八百的收入。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和客戶長期的打交道中,在客戶的拒絕和購買之中,隨著長時間的行業(yè)無意識經驗積累,趙艷穎逐漸把握到了人們在購買產品時的共性消費心理和喜歡的接受模式,并漸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三誠”賣法,到2004年下半年,她賣切菜器的數量逐漸上升,最高時月收入達到5500元,而當時賣切菜器的同行,大多月收入基本在2000元左右。而這時,趙艷穎還沒意識到她的“賣法”已創(chuàng)造了一個的新的賺錢模式,更不知道,她將成為人們紛紛效仿的小本創(chuàng)業(yè)明星和經濟學家研究的對象。隨著賣出去的產品的增多,用戶也給她提出了老式切菜器的很多不足,為了更好地滿足自己客戶的需要,在她叔叔的協(xié)助下,很快和有關廠家簽定了專項定制生產新型多功能切菜器合同并獨家包銷。這種新型切菜器不管是用材、工藝還是功能上,都更科學更人性化,絕非任何一款老式切菜器能比,榮獲“中國消費者質量衛(wèi)生雙放心品牌”。絕好的“賣法”,加上絕好的新型產品,每到一處,撩的人們爭先購買,她的月收入輕松達到2萬元以上。趙艷穎通過獨特“賣法”創(chuàng)造新機遇,成就賺錢奇跡,這和美國的溫安洛、香港的李嘉?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