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喜歡使用手機點餐或查看顧客對商戶的評價,好評越多,商家信譽看來也越好,知名度也越高,當然這也是商家樂意的事。近日,有男子利用商家急于打響知名度的心理,拉他們入駐某知名網絡平臺,并向商家收取一戶3000元的保證金。結果,錢到手,男子卻失聯了。 沈女士在湖南工業(yè)大學附近開了一家轟趴館,就在7月份,一名自稱是某知名網絡平臺的男子找到她,提出可以讓沈女士的店面進駐平臺進行宣傳,以提高知名度、增加客源。 沈女士動心了,并向男子繳納了3000元保證金。收到錢后,男子承諾,在15天之內,店面也將正式在平臺上線。但讓沈女士沒想到的是,店鋪并沒有如期在平臺上線,男子卻聯系不上了。 沈女士十分懊惱,“一開始我們催他退錢,他總是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過了一陣,人就聯系不上了,不僅店面沒上線,錢也沒了! 不僅僅是沈女士一家,市區(qū)有10多家店面也遭遇了類似的情況。原來,男子使用的工作證很逼真,合同也偽造得有模有樣,合同上還蓋上了該網絡平臺的公章,這讓很多商家深信不疑。 今年7月到8月,警方陸續(xù)接到了十多起類似報案,所反映的情況大致相同。蘆淞警方對案情進行梳理發(fā)現,受騙的基本上都是一些新店,其中包括咖啡館,小吃店,轟趴館等,他們都急于打響口碑,從而增加店面的知名度。 根據受害人的描述,宣稱讓他們能進駐平臺的都是同一人,男子相貌,身份信息在警方掌握之中,警方迅速展開抓捕行動,并在天元區(qū)將犯罪嫌疑人劉某抓獲。 李某交代,自己正是通過一系列的優(yōu)惠活動為抓手,然后吸引商戶上平臺,給予他們一定優(yōu)惠活動,并幫助他們打響口碑。李某很熟悉流程,但實際上,他已經不是這家平臺的員工,早幾個月,他就已經離職。 建設派出所民警羅城在偵查過程中發(fā)現,“李某離職之前確實也是干這個工作的,對流程也很熟悉,但他離職之后沒交工作證,此時他還打著公司的幌子,收每個客戶3000元的保證金! 不僅僅是工作證,李某所攜帶的合同公章通通都是自己偽造的,當然他也無法讓商家們上平臺宣傳,根據統(tǒng)計,李某憑借這些偽造來的物件,總共騙了17家商戶,涉案價值達5.1萬元。騙來的錢,都用于自己日;ㄤN。警方提醒,商戶們在進行推廣時,切不可大意,不可憑借簡單的工作證就甄別對方的身份,應該主動致電對方公司進行求證。 建設派出所民警羅城提醒廣大商家,“一般正規(guī)的公司是不需要交保證金的,也不需要簽這種紙制的所謂的協議書,商戶可能不知情,以后碰到這種事一定要加以甄別! 目前,李某因涉嫌詐騙罪已經被警方刑事拘留。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