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1日,株洲市民丁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剛剛成立公司不久,就接到了陌生人要寄“黃頁”的電話,丁先生一開始沒有理會,誰知卻接到了討債的威脅電話。
早在一個多月前,丁先生新注冊成立了一個廣告?zhèn)髅焦,不久后就接到一個名為“中國黃頁”出版社的電話,對方稱要和丁先生建立業(yè)務關系,還要給丁先生寄一本“中國黃頁”。“我一開始拒絕了,他說先郵寄過來,我說也行!倍∠壬f。不久,丁先生就接到了快遞員電話,稱有一個包裹送到了小區(qū)物業(yè)管理處。丁先生一直沒有去拿。
可就在包裹到后的第三天,丁先生突然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自稱是討債公司,稱丁先生購買了中國黃頁刊物,還有相關的廣告費未支付,費用為698元,讓他打到指定的賬號。此后對方多次致電威脅丁先生,說還會上門催討。
2015年1月2日,記者和丁先生一同到物業(yè)處打開包裹看到,里面除了厚厚的一本《中國商務資訊大全》以外,還附帶了認購合同書及收款收據(jù)。記者隨即按照合同書里的電話撥打過去,一個自稱是編輯部業(yè)務員的人接聽電話,否認催債一事。
丁先生擔心的是,他收到的包裹中含有一份認購合同,這是否會對他的公司造成影響?湖南一星律師事務所律師鄧子清表示,這份合同沒得到丁先生的認可,并沒有生效。同時他提醒市民碰到這種包裹也應該拒簽,碰到受某某單位或企業(yè)所雇人員的催債電話,一定要謹慎,且不可輕易匯款。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