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退,我們絕不入常”,這是常州市武進區(qū)厚余小學學生家長鄭立富在班級群里的留言。鄭立富老家在湖北省黃岡市,春節(jié)前,他們一家回了老家過年。然而后來,隨著黃岡市的疫情形勢越來越嚴峻,1月23日,鄭立富做了一個重要決定,他帶著一家人從山下條件優(yōu)越的住宅,搬進了深山里的老房子。
自從1月23日鄭立富一家搬進深山以來,生活條件變得十分清苦,每天只能吃點筍干、豇豆干、干土豆以及野菜。

晴天的時候河水都是清的,無所謂,就怕下雨天,麻煩一點。我們將水存起來,沉淀一下,克服一下困難,還是可以的。
小泓安的班主任蔣雙艷這樣描述:“出去采辦日用品很難,鄭泓安他爸爸要走20多里的山路,中間有三個村,因為村里權(quán)限有限,要層層辦證明,來回一趟非常不容易。”
鄭立富告訴記者,近年來,老家從山上搬到鎮(zhèn)上住的人很多,人口密集,“有從黃岡市區(qū)回來的,有從武漢回來的,雖然隔離了,難免別人走來走去,加上我們家又在大路旁邊,車來車往,會有風險。”小泓安也支持爸爸的做法,“山里人煙稀少,隔離效果更好,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不給社會添亂。”
根據(jù)上級要求,班主任蔣雙艷要及時跟進了解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情況,每日上報。由于山里信號不好,她每次總是要打幾次電話才能與泓安聯(lián)系上,而小泓安為了配合學校的要求,也是到處找信號。
在山里生活的20多天里,小泓安每天做完寒假作業(yè),會就地取材,開展一些體育活動,還向爸爸嘚瑟:“我會爬樹了!”
蔣雙艷說,在山里生活的20多天,小泓安私下里跟她透露了一個愿望,“他已經(jīng)好長時間沒有吃肉了,他說,疫情過后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吃一回紅燒肉!
這20多天的山上隔離生活,對一個在城市里長大的孩子來說,會適應嗎?鄭立富答:“我們細心一點,幫孩子保好暖,不讓孩子感冒,相信大家共同努力 ,會慢慢適應的。”

正如鄭立富20多天前在兒子班級微信群里說的那樣,他們一家還將繼續(xù)在山里隔離生活,直到戰(zhàn)勝疫情的那一天,他們才會帶著學校師生的關(guān)切回到常州。
在山里自我隔離的這段日子,鄭立富寫了一首抗疫小詩歌,父子倆還合作了《路隔心不隔 人離愛不離》的文章準備投稿。蔣雙艷認為,鄭立富給小泓安上了重要一課,“他教會孩子如何在疫情中守護自身健康,也傳遞給孩子面對困境堅持下去的勇氣,父子倆很樂觀,很智慧,很堅強。”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