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有人可能會遇到,急需用錢的時候。這兩天,記者在上海多家銀行看到,"理財轉讓"逐漸升溫,一些投資者把尚未到期的理財產品轉讓出來,提前變現(xiàn)。 這樣淘到的二手理財產品,因為收益不錯,還變得很搶手。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lián)播》欄目視頻
上海:理財產品也能轉讓
二手理財“淘”到高收益
因為急需用錢,上海市民潘老伯特地來到銀行網(wǎng)點咨詢理財轉讓功能。他購買的理財產品,當時的預期收益率為5.37%,周期182天,離到期還有45天,在理財顧問的指導下,潘老伯點擊轉讓,成功之后,一下子就拿到了本金以及前面137天的利息。
投資者 潘老伯:這個對我們靈活使用余款確實有幫助,不像以前存款,不到期就不能取。
在今年理財收益率節(jié)節(jié)下滑的背景下,不少轉讓出來的理財產品,因為利率高,成為投資者秒殺的香餑餑。像這家銀行,理財轉讓區(qū)里,預期收益率5%以上的產品比比皆是,而同期發(fā)行的新款理財產品,收益率大多在3%到4%。
投資者 葉先生:開始也有顧慮,后來通過理財師講解,我們感覺還是比較穩(wěn)健的。
目前,浙商、浦發(fā)、招商、中信等多家銀行已經支持理財產品的在線轉讓,投資者可以自行找到"下家"定向轉讓,也可以利用銀行線上平臺"撮合"找到"下家"。
浙商銀行上海分行個人銀行部副總經理 畢業(yè):目前的轉讓平臺是我們銀行自有提供的產品,對于客戶來說, 仍然是有一個風險匹配度的要求,只有對應的合格投資者,才能購買相應的理財產品。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