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2日,“問北京”記者曾來到市民反映的公園實地探訪。當時記者在現場看到,公園大門被設計成一大一小兩個正圓形的鐵門,厚度是只有幾毫米的“鐵片”,而且形狀是圓形,兩側也全部是“鐵片”狀。家長李女士說,孩子如果在附近跑動,很可能頭部撞在鋒利的鐵片上并受傷。 此前存在安全隱患的“刀片門”/記者攝 此外,公園南側的健身器材區(qū)地面鋪滿碎石,健身器材過輕、容易在碎石路面上發(fā)生晃動;公園中部的沙坑區(qū)域,沙子質量較差,其中混雜著不少水泥塊、碎石和塵土;公園北側此前是比大門還要鋒利的多功能攀爬架,兒童秋千正對著一個三角形的尖銳鐵片,但記者探訪時已經拆除。當時有居民表示,公園內安全隱患如此之多,已經有不少兒童玩耍時受傷。
整改前的公園設施/記者攝
屬地街道辦成立專班調研整改
報道發(fā)布后次日,屬地回龍觀街道辦成立調查專班,對市民提出的問題進行整改;佚堄^街道辦副主任董緒介紹,專班成立后,工作人員多次現場調研、與居民溝通,并與昌平區(qū)園林局等部門協(xié)調,對重點區(qū)域首先進行整改!跋蛟O計單位征詢方案后,我們邀請了40多名居民代表到公園現場辦公,了解居民對改造方案的意見!

此前存在安全隱患的“刀片門”/記者攝
此外,此前居民表示“沙子質量差”、“活動范圍小”的沙坑區(qū)也進行了重整,將沙子更換為雜質更少的優(yōu)質海沙、增加了家長的休息區(qū),撤掉了此前居民認為無用的兒童平衡木、裝飾瓢蟲等器材,增加沙坑活動區(qū)域。

整改后的沙坑區(qū)/受訪者供圖
街道辦副主任董緒還介紹,在征詢居民意見環(huán)節(jié)中,不少居民認為此前公園中的“灌木迷宮”占地面積過大、石子路容易滑倒,因此他們后續(xù)將“迷宮”區(qū)域改造為硬化路面,并在中心處增加居民活動區(qū)域!罢w上來說,這次改造我們增加了比較多的活動的空間,比如迷宮區(qū)域其實設計比較有巧思,但是實際使用時,因為公園整體空間較小、迷宮占地太大,使用的效率不高。所以我們這次也和專業(yè)的設計團隊協(xié)商后,將這個區(qū)域分拆,給居民們提供了活動空間!

整改后的居民活動區(qū)域/受訪者供圖
整改過后 小公園煥發(fā)新貌
8月初,該公園整改后正式開園。附近居民劉先生(化姓)表示,整改后,公園利用率顯著提升:“現在夠用,而且也安全。每到晚上,周圍老人孩子都來這個公園,秋千滑梯那里的孩子也更多了!

整改后的公園滑梯處/來自回龍觀街道辦
劉先生說,在這次整改中,周邊居民都充分感受到了屬地的“細心”:公園南側為小區(qū),北側是一片高地,可以隔絕附近高速噪音。繞過高地后,仍有一小片空地屬于公園,但此前僅有簡單綠化及裝飾,沒有過多設計。溝通中,屬地居民了解到成年居民的休閑需求,又在北側空地設置了相對寬敞的休閑區(qū)域!爱敃r工作人員跟我們說,這樣如果有老人想跳廣場舞啊,或者奏樂器啊,都不會打擾到南邊小區(qū)的居民。我們當時就覺得挺好,這個設計挺細心!

整改后的涂鴉墻/受訪者供圖
休閑設施建設關乎民生福祉。此前違建變公園卻成了 “好心辦壞事”,癥結在于設計施工環(huán)節(jié)對居民實際使用需求的考量不足;如今回龍觀街道辦“聞過即改”,推動公園實現安全與實用雙提升,居民也用腳投票,讓公園重煥生機。這種以問題為導向、以民意為準繩的治理實踐,為民生工程提質增效提供了有益范本。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