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州市民林先生(化名)
遇到了一件糟心事
家里老人因為燃氣灶打不著火
輕信了家門口小卡片上的“便民服務”
結果被狠狠“宰”了一筆
林先生向記者回憶,事情發(fā)生在幾天前。當時他在外地出差,家里只有奶奶獨自居住,老人發(fā)現(xiàn)燃氣灶突然無法點火,正焦急萬分時,瞥見了家門口小卡片上“海峽便民電器維修服務中心”的廣告,便聯(lián)系了對方上門維修。維修人員到場后,一番檢查稱“配件壞了”,忙活片刻后收取了800元費用。
等林先生出差歸來聽說此事后,越想越不對勁,什么配件更換需要800元?他隨即聯(lián)系了有關燃氣公司上門檢查。“工作人員上門檢查后告訴我,所謂的‘維修’就只是換了個電池,都沒有拆開過的痕跡。”林先生很是氣憤,在看到卡片上的“海峽便民”字樣后,他一度誤以為是海峽都市報社主辦的“海都到家”服務。
“我去反映后,才知道那天上門維修的是個‘冒牌貨’,根本不是我們認為的海都到家服務。”意識到被騙后,林先生當即報了警。
最終在警方的介入下,對方將維修費用退還給了林先生,雙方達成和解。
此外,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隨著夏日家用電器的頻繁使用,導致故障增多,小病大修、小件大換、漫天要價等陷阱開始頻現(xiàn)。

對此,福建律師海都公益團福建建達律師事務所李洋律師表示,市民如遇到家電維修,應首選官方售后,切勿輕信街頭隨意張貼的“小廣告”或網(wǎng)絡搜索出來的所謂“官方維修”。
“可以從產(chǎn)品說明書或售后服務手冊上查找聯(lián)系方式,或直接聯(lián)系電器經(jīng)營者(購買商家)獲取官方維修電話,在確認維修企業(yè)和維修人員身份之前,不要輕易同意上門服務。”此外,李洋律師表示,維修完成后,在支付費用時,必須索要并保留好維修清單(列明維修項目、更換零件及價格)、更換下來的舊零部件以及正規(guī)的維修收費票據(jù)(發(fā)票或收據(jù))。這些憑證是萬一發(fā)生消費糾紛時維權的重要依據(jù)。如遇糾紛,可及時向市場監(jiān)管部門投訴或報警,依法積極維權。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