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網絡時代,
網戀也被許多人所追捧。
但
交友要小心,網戀需謹慎。
有的人通過網戀找到了真愛,
有些人卻很遺憾。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的這起案例
連電視劇都不敢這么拍!

4月1日,經淄博市臨淄區(qū)檢察院提起公訴,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事實多次詐騙被害人共56萬余元的被告人李某,被以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并處罰金15萬元。
一條短信,意外邂逅“神秘男”
十年前,27歲且已結婚生子的小娟(化名)正在操持家務,突然發(fā)現手機上有一個陌生的未接來電,小娟未加理會,但隨后又收到了一條短信:“你好!偶然到你丈夫的公司辦理業(yè)務,看到了你的號碼,有些情況也許是你想了解的。”
丈夫長期在外地工作,兩地分居很少見面,小娟確實也有些擔心。既然發(fā)短信的這個人認識自己的丈夫,有些好奇的小娟便回復了對方的短信。對方主動介紹自己叫呂浩,離婚單身,是萊蕪一家電力工程公司的負責人。在你來我往的短信交流中,小娟慢慢打消疑慮,并與呂浩互加了QQ好友。
后來,呂浩隔三差五便會在QQ上與小娟打招呼。從飲食起居的噓寒問暖,到思想情感的交流探討,聊天的話題也逐漸深入起來,兩人由最初的陌生到慢慢熟悉,越聊越投機。呂浩體貼周到的問候、風趣幽默的話語,恰如一股清泉,給小娟百無聊賴的生活注入了一份從未有過的新鮮感。
就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頻繁聯系,兩人的關系也悄然發(fā)生了變化。幾個月后,在呂浩甜言蜜語的攻勢下,小娟情感的天平發(fā)生傾斜,答應了對方的表白和求愛。
十年付出,傾盡所有助“男友”
一年后,小娟已完全陷入這場虛擬空間里的戀愛而無法自拔。小娟的丈夫察覺到她沉迷網戀后,憤而與其離婚。
離婚后,小娟更是將呂浩當作唯一可以信任和傾訴的對象,并表達了與之盡快見面并組建家庭的愿望。呂浩對小娟極盡安撫,勸說其從長計議,先趁年輕奮斗幾年,并承諾等兩人發(fā)展好事業(yè)后再考慮成家。小娟對呂浩的提議表示認可,并答應他竭盡全力支持其發(fā)展事業(yè)。
2011年,呂浩開始以各種事由向小娟借錢,小到手機充值、出差路費墊付,大到為前妻看病的花銷、工程項目款的支付,金額從幾百元到上萬元不等。呂浩還特意叮囑小娟,由于自己離婚遭記恨,銀行卡被前妻的家人沒收,轉賬的時候要轉到自己一個女性朋友的賬戶上。
就這樣,每次呂浩提出借款,用情至深的小娟都有求必應,儼然成了呂浩的“提款機”。多年來她不僅將自己省吃儉用的工資收入傾囊相贈,還四處向朋友借錢,全力幫助“男友”渡過難關。
真相大白,“男友”身份令人驚訝
一晃就是十年,未聞其聲未見其人,小娟與呂浩只通過QQ、微信這種網上交流方式,維持了十年柏拉圖式的戀情。
十年間,小娟也曾多次向呂浩提出過見面的要求,但呂浩每次都會找各種各樣的理由推托,并反復許諾等事業(yè)有成后再風風光光與小娟見面。深陷戀情之中的小娟也只好作罷,終日看著呂浩發(fā)過來的唯一一張照片自我安慰。
2018年4月,呂浩突然像人間蒸發(fā)了一般,與小娟失去了聯系。除了一個手機號和微信號,小娟對呂浩的其他情況一概不知,一時竟無從尋找。小娟找到前夫詢問情況,沒想到前夫告訴小娟根本就不認識什么叫“呂浩”的男子,當年離婚時也并不知道小娟的網戀對象是誰。
2018年7月,小娟選擇了報警。根據小娟提供的轉賬記錄等信息,公安機關偵查后鎖定了家住萊蕪的李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而當李某被傳喚到派出所接受訊問時,辦案民警萬萬沒想到,李某竟然是個40多歲的女人!事實上,她是小娟前夫當年在萊蕪打工時偶然認識的一名單身女子。經過訊問,李某供述了自己偽裝成“呂浩”、虛構各種理由,多年來對小娟實施詐騙的犯罪經過。2018年11月,臨淄區(qū)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對李某依法批捕。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