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找兼職工作是很普遍的事情,但是遇到過于簡單而且還能獲利的兼職,還是要小心點兒,西安、江蘇的12名大學生就掉入了陷阱當中。
受害學生:
我們其實受到的不僅是財產上的損失,更是心靈上的打擊,對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有了懷疑。
受害學生:
對伸出援手的各位領導和老師,表達我們最誠摯的感謝和敬意。
法官:
這四名學生本身是出于善心想去幫助他人,但沒想到卻陷入到了校園貸的騙局當中。
被騙的四名大學生來自長安大學,其中一名女生小陳在社會活動中認識了一個姓金的女子,金某給小陳留下了不錯的印象。
法官:
(有一天)金某告訴小陳,說自己有一個妹妹家庭特別貧困,在一個貸款平臺做兼職工作,需要一些人做貸款刷單(提升業(yè)績),這樣既可以幫助金某的妹妹,同時也可以給這些貸款刷單的學生一定的提成。
既能幫人忙,還能掙錢,于是單純善良的大學生們將身份、學籍信息告訴了金某。
法官:
金某使用這些身份信息肆意貸款,金某對被害人謊稱(自己妹妹)會在貸款平臺進行還款操作,然而,一兩個月后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收到了催還貸款的信息。
金某用相同的手法也欺騙了江蘇大學的8名學生,總共騙取了15萬左右,最終金某因為詐騙罪獲刑四年半。
法官:
被告人金某是大學畢業(yè)走向工作崗位的年輕女孩,自己在做生意期間借了高利貸,后來虧本,因此產生了巨大的債務危機。
自己遇到困難,不走正道,反而將他人拽入相同的泥潭,金某的用心不可謂不險惡。由于大部分贓款已被金某揮霍,西安市未央區(qū)人民檢察院經過調查、申請后,對這12名大學生進行了司法救助。
檢察官:
這些被害人都是在校大學生,他們本身沒有生活來源,家庭都非常困難,追回贓款的基礎上我們申請了救助金,達到了學生們受損金額的90%左右。
檢察官和法官也提醒大家,找兼職、工作一定要通過正規(guī)平臺,遇到索要詳細個人信息的更是要提高警惕。
從整個社會風氣、校園風氣著手,引導師生形成良好的勤儉節(jié)約風氣,加強對大學生勤儉節(jié)約意識的教育。
及時糾正大學生超前消費、過度消費和錯誤消費等錯誤的消費觀念。學校和家庭應該引導學生樹立合理消費、理性消費、科學消費等正確的消費觀念。
學校還應該建立日常校園不良網絡借貸日常監(jiān)測機制,同時密切關注網絡貸款、校園貸款等在校園擴展情況,及早發(fā)現(xiàn)、及早制止。
學校建立健全對不良校園貸的處理機制,對于校園貸等不良網絡借貸及個人侵犯學生合法權益情況,及時向政府有關部門報警,請求政府機關及時依法處置,消除安全風險隱患。
加強在校園里面普及金融安全、網絡安全知識力度,可以開設像金融學、網絡安全學等相關的課,學校也可以邀請金融、監(jiān)管、網信安全等相關部門的專業(yè)人士給大學生普及金融知識,網絡安全知識,幫助學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利息、利率等相關概念。
社會和政府也要保障對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力度,切實提高學生的生活條件、滿足學生的基本生活保障等,學校要將國家和社會的各項資助政策落實到實處,避免學生因貧借貸現(xiàn)象的發(fā)生。
善良不是判斷力和監(jiān)管雙缺位的借口
早在2016年,教育部面對校園貸亂象就發(fā)布了《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校園網貸風險防范集中專項教育工作的通知》,舉重拳遏制當時頻頻上演的校園貸亂象。
時隔兩年,校園貸披著羊皮粉墨登場,12名大學生悉數(shù)入坑,并非個案的事故讓昔日重拳略顯尷尬,其背后既有大學生防范意識的依然淡漠,也有監(jiān)管機制的仍舊薄弱。徹底告別校園貸悲劇,必須讓無論是披上羊皮還是脫下馬甲的非法貸款,在制度的保障中無處遁形。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