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景點 |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學技術館 |
介紹 |
說起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很多人也許很陌生。其實,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便凝聚著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學家們的心血。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享有“國寶”的盛譽,綿陽便因有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而被稱之為“科學城”。 占地4平方公里的中國物理工程研究院是一座建筑規(guī)模宏大、設施齊全而又美麗的“科學城”。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學技術館———全國惟一的核科學技術館。這座在1998年10月27日才正式對外開放的科技館,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游人參觀。 在科技館第二展廳———主題為我國核武器的發(fā)展歷程中,我看到了一個已摔扁了的鋁鍋,一件破舊的藍布棉大衣,這些都是60年代初期科學家們在偏遠的青;厥褂眠^的。 1958年7月13日,一個平常的日子誕生了一個不平常的科研機構———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前身北京第九研究所。中國一場意義空前的向核武器進軍的偉大戰(zhàn)役悄悄地打響了。朱光亞、鄧稼祥、郭永懷等蜚聲中外的科學家開始了充滿艱辛而極富挑戰(zhàn)的秘密歷程。1962年底,科學家們從長城腳下的舊炮場遷移到自然條件和生活條件十分惡劣的空曠之地———青海之后,又在7年后將試驗基地搬遷到四川的山溝里。1983年9月,國家將“中物院人”集中到綿陽,建起了一座現(xiàn)代化的科學城。
|
位置 |
四川綿陽
|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安徽
澳門
北京
福建
甘肅
廣東
廣西
貴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龍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江西
遼寧
內(nèi)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臺灣
天津
西藏
香港
新疆
云南
浙江
重慶
熱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