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怒江
景點 |
怒江 |
介紹 |
怒江發(fā)源于那曲境內(nèi)的唐古拉山脈吉熱格帕峰南麓,是西藏第二條大河。它在索縣榮布區(qū)熱曲河口以下2km處流入昌都地區(qū),流經(jīng)邊壩、洛隆、八宿和左貢等縣,在左貢縣碧土西13km(北緯28°52’)進入察隅縣,然后入去南,出國境到緬甸,稱薩爾溫江。怒江在昌都地區(qū)河長660km,江面海拔自3652m至此,落差1572m,流域面積4.8萬km2,年平均流量為758.2m3/s,年徑流量239.1億m3(嘉玉橋站)。怒江河谷地貌特征可以洛隆縣俄西區(qū)東約5km附近分為上下兩段,上段為以峽谷為主的窄峽相間河谷段,下段為深切峽谷段! 《砦骷捌湟陨虾佣,河長216km,江面海拔3652~3305m。本河段以峽谷為主,峽谷段河床單一,階地不發(fā)育。河寬一般為50~70m,河流切入基巖,切割深度在1000m以上。河谷谷坡一般為25~30°。局部河段谷地稍寬,兩側(cè)有臺地發(fā)育,其中最長的為河路鄉(xiāng)——俄西區(qū)窄谷(江面海拔3340~3305m),河長34km左右。河谷相對較寬緩,最寬處可達1km左右,但河床仍為單一河道! 《砦鲄^(qū)以下河段,為深切峽谷,直至流出昌都地區(qū)。該段河長44km,海拔高度3305~2080m。該段河流切割深度多達1500~2500m,甚至更大。嶺谷起伏極大,河谷谷坡陡峻,一般在30°左右,有些河段谷中谷現(xiàn)象明顯,河谷上部為較緩的“V”形谷,下部呈陡峻的嶂谷形態(tài)。谷坡不穩(wěn)定,崩塌、滑坡和泥石流頻繁發(fā)生。河流深切基巖,河床中多急流、險灘,絕大部分地段河床即為谷底。在一些較小支溝匯入處偶見滑坡泥石流扇臺地發(fā)育,如左貢東壩和洛隆嘉玉橋附近是本峽谷段相對較寬的谷地,在嘉玉橋發(fā)育三級基座階地,相對高度分別為15~25m、50m和80m,其上約500~700m發(fā)育有谷肩。在本段峽谷,不僅橫穿谷地困難,而且沿谷地順行也因沿江陡崖聳立而難于通過,為“三江”大峽谷中最為險峻的一條,許多地段至今尚無人類足跡。
|
位置 |
西藏那曲
|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安徽
澳門
北京
福建
甘肅
廣東
廣西
貴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龍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江西
遼寧
內(nèi)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臺灣
天津
西藏
香港
新疆
云南
浙江
重慶
熱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