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注意:網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文殊山石窟
景點 |
文殊山石窟 |
介紹 |
文殊山石窟位于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祈豐鎮(zhèn),是一處規(guī)模較大的佛教石窟群。始建于北涼時期(401年-433年)! 《纯咭郎絼蓍_鑿于文殊山前山和后山的崖壁上,分布于南北1.5公里、東西2.5公里的范圍內。現存窟龕100多個,其中有早期中心柱窟8座,禪窟1座,窟前寺院遺址28處,F存較重要的洞窟有前山千佛洞、萬佛洞、后山古佛洞和千佛洞等,均為穹隆頂、平面近方形的中心柱窟。中心柱上下分三層,下層為方形臺基,上面兩層每面鑿圓拱龕,龕內塑一佛像,龕外塑二脅侍菩薩,造像軀體健壯古樸。洞窟四壁及頂部彩繪壁畫,題材有千佛、說法圖、七佛、伎樂天、供養(yǎng)人等。窟頂繪伎樂飛天,窟壁上層大面積繪千佛,中部繪一佛二菩薩說法圖,下部繪供養(yǎng)人像。壁畫采用西域暈染畫法,強調色彩的明暗對比和人物形象的立體效果。萬佛洞有西夏時繪制的大型《彌勒經變》畫及“鎮(zhèn)窟四天王”像。 文殊山石窟是中國早期佛教遺存,位于涼州模式石窟的范圍內,是研究十六國時期佛教藝術的珍貴資料,對研究河西地區(qū)與西域的佛教建筑、藝術關系有重要價值。其壁畫具有河西地區(qū)早期洞窟壁畫的布局特點,有些壁畫內容可彌補莫高窟之不足,有些則是敦煌藝術的延續(xù)和發(fā)展。現存的西夏時期的壁畫是研究西夏佛教及其繪畫藝術的重要資料。
|
位置 |
甘肅張掖
|
注意:網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安徽
澳門
北京
福建
甘肅
廣東
廣西
貴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龍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江西
遼寧
內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臺灣
天津
西藏
香港
新疆
云南
浙江
重慶
熱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