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長沙警事 長沙 鐘山說事 長沙火車站 長沙訂票 長沙旅游 長沙電話
天保元年(1830)9月29日生于薩摩藩鹿兒島下加治屋町的一個下級武士家庭。幼名正袈裟,后改名為利通。父親大久保利世是個開明藩士,他擅長陽明學,禪學,通曉歷史,閑暇時常常給兒子講歷史故事。他的外祖父皆吉鳳德是個醫(yī)生,精通洋學,在當?shù)孛麡O高。大久保利通16歲時(1845)擔任藩記錄所的助理。1849年因藩主的繼承人問題造成兩派——擁立藩主島津齊興側室生的久光的一派和擁立正妻生的齊彬的一派對立。因其父所參加的齊彬派失勢被流放,大久保利通也被免職。此時他和西鄉(xiāng)隆盛、有馬新七、小松帶刀等志士往來,組成“精忠?guī)?rdquo;,共論國家大事。 后來島津齊彬為藩主,大久保也復職。由于他在藩政改革中有成績,被任命為藩記錄所書記,后升為步兵總督。齊彬死后其弟久光任藩主,大久保受到久光的信任,被任命為勘定方小頭,后升為小納戶,和小松帶刀等人掌握薩摩藩政大權,并跟從久光進京,積極過問中央政局。 慶應二年(1868)4月第二次征討長州藩時,薩摩藩拒絕出兵。為推進倒幕工作,大久保和西鄉(xiāng)隆盛一起在朝廷、幕府、諸藩之間進行活動。1868年1月3日“王政復古”政變成功,大久保擔任新政府參與。 明治四年(1871)6月任大藏卿。11月隨從巖倉具視全權大使赴歐美考察。1873年5月回國就任參議,11月兼任內務卿,努力推行殖產興業(yè)政策,建立起大久保利通政權。 1874年2月出京鎮(zhèn)壓佐賀之亂,4月平定回京。8月?lián)稳珯噢q理大臣,到中國和清政府談判臺灣問題,逼迫清政府交付50萬兩賠款。 1876年鎮(zhèn)壓熊本敬神黨之亂、秋月和獲之亂。1877年鎮(zhèn)壓西鄉(xiāng)隆盛的叛亂。同年授予勛一等旭大授章,敘正三位,和西鄉(xiāng)隆盛、木戶孝允合稱“明治維新三杰”。 明治維新以后,大久保利通擠身于政權中樞。他為了鞏固新政府,決定削除地方勢力。1869年至1871年,新政府實行了版籍奉還和廢藩置縣兩大政策,基本上鏟除了封建諸侯割據勢力。與此同時,以巖倉具視為特命全權大使,自己為副使赴歐美考察。在德國,大久保對德國首相俾斯麥佩服得五體投地,決定回國按照德國模式經營國家。 正當大久保在歐美訪問的時候,國內以西鄉(xiāng)隆盛為首的留守政府主張侵略朝鮮,以轉移士族對政府的不滿。大久保得到這個消息立即回國,主張積極改革內政,暫緩侵略朝鮮。于是以大久保為首的內治優(yōu)先派與以西鄉(xiāng)為首的征韓派之間展開了激烈的斗爭,結果征韓派徹底失敗,內治優(yōu)先派掌握了領導權。這場政治斗爭,史稱“明治六年的十月政變”。從此以后,以三條實美為太政大臣、巖倉具視為右大臣、大久保為內務卿的專制政治體制成立了。 在這個專制政權統(tǒng)治下,大久保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資產階級改革,便遭到封建保守勢力的反對。對版籍奉還、廢藩置縣一直心懷不滿的島律久光上書天皇,提出14條建議,反對各項資產階級改革,并要求撤掉大久保的職務。當然大久保等改革派不能接受,對保守派進行反擊,島津久光被迫引退。 當島津等舊藩勢力在內部進行反政府活動的時候,對明治維新各項資產階級改革強烈不滿的反動土族公開發(fā)動了反政府的武裝叛亂。最先發(fā)動的是1874年2月由江藤新乎和島義勇領導的“佐賀之亂”。結果被大久保鎮(zhèn)壓下去。 1875年9月,制造侵略朝鮮的江華島事件。翌年迫使朝鮮訂立不平等的《江華條約》。他鎮(zhèn)壓農民起義和一切反政府活動,以《誹謗律》、《報紙條例》等壓制自由民權運動。 1876年3月政府發(fā)布了廢刀令,8月又發(fā)行金祿公債,廢除俸祿制,使失去利權的土族更為憤怒,在熊本爆發(fā)了“敬神黨之亂”。在其影響下福岡縣爆發(fā)了“秋月黨之亂”,在山口縣爆發(fā)了“獲之亂”。這些叛亂都被大久保一一鎮(zhèn)壓下去。 1877年2月2日,鹿兒島的反動士族擁立辭職回鄉(xiāng)的西鄉(xiāng)隆盛為首領發(fā)動了叛亂,即所謂西南戰(zhàn)爭,結果仍以失敗告終。大久保的這一系列高壓政策,必然遭到士族的痛恨,埋下了這位日本“鐵血宰相”的死因。 明治十一年(1878)5月14日晨,來東京出席地方會議的福島縣令山吉盛典到大久保的邱宅。大久保很高興地接見了山吉,聽取了他關于福島縣形勢的報告,還就福島縣的疏水工程交換了意見。后來山吉想走,大久保挽留他并說:“維新以來已經十年歲月;內外事件頻發(fā)。不肖利通擔任內務卿以來未見政績,實在不勝慚愧,F(xiàn)在是內外安定,此時正欲努力貫徹維新的盛意。要達到此目的,不得不以30年為期。假如將它分為三期,明治元年至十年為第一期,還是創(chuàng)業(yè)期。明治十一年至二十年為第二期,確實這是最重要的時期,整頓內政、充實國力就在此時。利通雖然不肖,但欲排除萬難完成此志。明治二十一年以后的十年為第三期,這是守成時期,等待后進的優(yōu)秀分子繼承大業(yè)。”以上的話想不到競成了大久保的遺囑。 山吉定后,大久保便到太政官(相當國務院)去辦公,乘馬車來到曲町清水谷。大久保在馬車內還利用時間閱讀了文件,不料8點左右,遭到石川縣島田一郎等六名征韓黨士族的襲擊。大久保雖然身受白刃,還厲聲呵斥,沉著將放在膝上的文件用綢巾包好,不久倒向前方斷氣了。時年49歲。 刺死大久保利通的兇手石川縣士族島田一郎是自由民權派壯士,曾于1875年2月出席愛國社創(chuàng)立大會。西南戰(zhàn)爭末期的1877年6月民權派內部出現(xiàn)了武裝起義與西鄉(xiāng)相呼應的主張。西南戰(zhàn)爭一結束,大久保以計劃造反的罪名逮捕林有造、片岡健吉、大江卓、竹內綱等許多民權派領袖,將他們投入監(jiān)獄,自由民權派在嚴厲的鎮(zhèn)壓下被迫轉人地下。然而有“鐵石之志”的島田一郎,“為國家萬萬不忍坐視”,決定“義舉”,行刺大久保。 大久保死后,日本政府追贈為右大臣、正二位。并且為他舉行維新以來第一場國葬,葬于東京青山墓地。大久保利通雖然因為政敵的刺殺過早地離開了人世,但他的后繼者繼續(xù)沿著他開創(chuàng)的道路,完成他未竟的事業(yè),迅速使日本成為近代化的資本主義強國